药 (藥) 丛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 药丛山在 “府南十里。多产药材,因名。或讹为落丛山,俗呼乐从山”。
在今四川平武县南。《方舆纪要》卷73龙安府平武县: 药丛山在 “府南十里。多产药材,因名。或讹为落丛山,俗呼乐从山”。
即白石山。在今安徽含山县西南六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和州历阳县: “有祷应山,本白石山。” 《寰宇记》 卷124含山县: “有祷应山。《列仙传》 云: 历阳有彭祖石室。今山下有洞,洞口初俯偻而入,
又称紫霄峰,亦称萧史峰。在今江西新建县与南昌市湾里区梅峰之间。相传春秋时秦穆公婿萧史与秦女弄玉在此吹萧引凤处。《水经·赣水注》: 洪崖“西有鸾冈,洪崖先生乘鸾所憩泊也。冈西有鹄岭,云王子乔控鹄所径处也
唐渤海国置,为晴州治。治所在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一说在咸镜北道茂山东南。辽徙废。古县名。渤海国置,治今朝鲜咸兴西北旧津里。为晴州治。辽废。
元至元中改师壁宣慰司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南。明初废为师壁洞。
又名龙湖、龙马湖。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之马湖。蜀汉之马湖县及马湖江,以此名。《方舆纪要》卷73马湖府屏山县:马湖在“府西百七十里。湖在山顶,长二十里,广七里余,中有土山,可居四百余人,亦谓之龙湖。《志》
即今福建龙岩市。《清一统与 ·龙岩州》“龙岩故城” 条称: “县治旧名苦草镇。”古镇名。即今福建省龙岩市。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新罗县迁治于此。二十四年升镇为县,仍名新罗县。天宝元年(742年)改
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与门源回族自治县交界之大达坂山。《清史稿·地理志》:大通县“北:大寒”。民国《大通志》第一部:大寒山“去县城北四十五里,居浩亹河之南,壁立千仞, 自西至东,横亘二百余里,划
即今广西荔浦县西南青山镇莲塘村。清光绪 《广西舆地全图》 荔浦县图: 西南有莲塘汛,把总驻守。
北宋置,属永兴县。即今湖北阳新县东四十二里富池镇。明、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阳新县东部、长江南岸。面积139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富池,人口1.8万。镇以驻地名。1949年属阳新县第三区
明洪武十六年 (1383) 置,属四川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都匀市。二十三年 (1390) 改置都匀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