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使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位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位州。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后废。
即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境之纳林川、黄甫川。《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右,得湳水口。水出西河郡美稷县,东南流……其水俗亦谓之为遄波水,东南流入长城东。碱水出长城西碱谷,南入湳水。……湳水又东径西河富昌县故
金太宗升会宁州置,治所在会宁县(今黑龙江省阿城市南白城)。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南以东,牡丹江、老爷岭以西及长白山以北地。金末废。金太宗升会宁州置,治会宁县(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为金都。辖境约
唐末置,属云州。治所即今山西浑源县。辽属应州。金贞祐二年 (1214) 为浑源州治。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废。1912年改浑源州置浑源县,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
为今蒙古国杭爱山脉西北部的一支。《魏书·蠕蠕传》:延和四年(435),世祖亲征吴提敕连可汗,“车驾出中道。至浚稽山,分中道复为二道,陈留王崇从大泽向涿邪山,车驾从浚稽北向天山。西登白阜,刻石记行,不见
即今安徽巢湖市西七十里中庙镇。《清一统志·庐州府二》:铜炀镇“在巢县西五十里,又四十里为中庙镇”。在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西部。面积3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中庙,人口1950。湖岸有庙,因
元至正二十六年 (1366) 朱元璋改淮安路置,后属南京。治所在山阳县 (今江苏淮安市)。辖境相当今江苏盐城、淮安、洪泽等县市以北,睢宁、邳州以东,赣榆以南,东至海。清属江苏省,辖境缩小。1912年废
即今辽宁沈阳市南大沟乡。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承德县图:南有大沟。在广东省阳东县南部。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4.3万。镇人民政府驻大沟圩,人口2700。因镇区西南有条深长的大河沟,故名。明、
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后汉书· 刘玄传》: 王莽末,新市人王匡、王凤等义军 “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明置,属祁阳县。在今湖南祁阳县北。《明史· 地理志》 祁阳县: “北有祁山,上有黄罴镇。”
即绥江。今福建建宁县南宁溪。《明史·地理志》 邵武府建宁县:“南有绥江,源出金铙山,一名濉江,亦名宁溪,至绥城口,合蓝溪流入泰宁县界”,为泰宁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