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吴寺遗址
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四十八里西吴寺村东南。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1957年发现,1984年正式发掘。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以墓葬群为主。出土文物百余件。分三层:上层有大量陶制三足鼎, 以及簋、豆、鬲、罐等,还有骨、玉制装饰品和渔、猎、制陶等工具,为商、周时文物;中层有陶尊、舟形盆等,属岳石文化;下层有鼎、鬶、杯、盆等,多灰、黑陶制品,带有绳纹、弦纹、方格纹等纹饰,属龙山文化早期。南部有大片地表隆起,俗呼“凤凰台”,多战国、秦、汉墓葬。
在今山东兖州市西北四十八里西吴寺村东南。为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遗址。1957年发现,1984年正式发掘。面积约20万平方米, 以墓葬群为主。出土文物百余件。分三层:上层有大量陶制三足鼎, 以及簋、豆、鬲、罐等,还有骨、玉制装饰品和渔、猎、制陶等工具,为商、周时文物;中层有陶尊、舟形盆等,属岳石文化;下层有鼎、鬶、杯、盆等,多灰、黑陶制品,带有绳纹、弦纹、方格纹等纹饰,属龙山文化早期。南部有大片地表隆起,俗呼“凤凰台”,多战国、秦、汉墓葬。
在今安徽颍上县北十二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颍上县:阳台湖“有东西二水,异源沙河,合流经阳台下,湖因以名。亦曰东西阳台湖。物产甚多, 民获其利。下流通于淮河”。
即今四川甘洛县西北田坝镇。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置田坝土千户。
东汉建安二十一年(216)刘备置,属固陵郡。治所在今四川开县南二里。《寰宇记》卷137开州开江县:蜀先主置汉丰县,“以汉土丰盛为名”。三国蜀汉属巴东郡。西晋废,后复置。北周武帝时改为永宁县。古县名。东
在今浙江温岭市新河镇西北。《方舆纪要》卷92太平县:斗桥“在新河所西北。嘉靖中,戚继光屯此,与倭战,败之”。
即今福建上杭县东南铁峰。《方舆纪要》卷98汀州府上杭县: 铁嶂山 “在县西。石壁峭拔,势若屏嶂。山之西产铁矿”。《清一统志·汀州府》谓铁嶂山 “在上杭县东南,接永定县界”。
北宋置,属安化县。在今宁夏泾源县东南。古镇名。北宋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东南。属安化县。
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南。《元和志》 卷11曹州南华县: “旧传初置县在濮水南,常为神狐所穿穴,遂移城濮水北,故曰离狐。”东汉属济阴郡。东晋侨治单父县 (今山东单县南一里)。北魏徙治今菏
一作硚口市。即今湖南郴县东北五十里桥口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郴州图: 州东北有桥口市。
亦作悉利城。故址在今缅甸中部抹谷附近。相传为缅甸最古都城。《新唐书· 南蛮列传下》载,悉利移为骠国九城之一。
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南菱湖镇。《新唐书·地理志》 乌程县: “东南二十五里有陵波塘,宝历中刺史崔玄亮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