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水砦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八十里狼牙山上,四面险绝,惟一径攀援于上。《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大同守将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驻易州西水砦”。即此。
在今河北易县西南八十里狼牙山上,四面险绝,惟一径攀援于上。《明史·恭闵帝纪》:建文三年(1401),“大同守将昭帅兵由紫荆关趋保定,驻易州西水砦”。即此。
元置,属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北克度。明洪武中废。元置,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北克度。属新添葛蛮安抚司。后废。
蒙古宪宗七年 (1257) 于姚州 (统矢府) 置,后属大理路。治所在今云南姚安县北十九里光禄镇。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罢姚州,天历元年(1328) 升为姚安路。蒙古宪宗七年(1257年)改统矢
又作鸦儿看、牙儿干。即今新疆莎车县。《元史· 曷思麦里传》: 曷思麦里从哲伯攻克及蛮,“若可失哈儿、押儿牵、斡端诸城,皆望风降附”。即“鸦儿看”。
亦名渐江水、渐水、之江。即今钱塘江。位于今浙江省西北部。源出安徽省休宁县西南六股尖,向东北流到浙江省海盐县澉浦镇至余姚市西三闸连线处入杭州湾。全长605公里。干流有新安江、桐江、富春江诸名。《山海经·
即今湖北麻城市西南宋埠镇。《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宋埠市“在麻城县西南六十里,滨河,为水陆要冲”。民国置县佐于此。
即汉于阗国。在今新疆和田市西二十里约特干遗址。《后汉书·西域传》:“于窴国居西域。”
又名古桐里。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十七里张江镇。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张江栅镇,“相传明隆庆时有张姓名江者创建市舍,故名”。
在今广西灌阳县东北。清有外委戍守。《清史稿·地理志》 灌阳县:“北有巨岩堡汛。”
①在今河北东北部,为滦河支流。源出辽宁凌源市西南,西南流入河北宽城、青龙二满族自治县,经卢龙、迁安二县南入滦河。《明一统志》 卷5永平府: 青龙河 “在迁安县北七十里,其源自口外来,经桃林口入漆河”。
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南四十四里两河乡东北麦城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关羽还当阳,西保麦城。”《水经·沮水注》:沮水“又南径麦城西”。即此。相传楚昭王所筑,在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沮、漳两水间。《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