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西河郡

西河郡

①一作河西郡。战国魏置。文侯时吴起曾为西河守。辖境相当今陕西东部黄河西岸地区。公元前330年地入秦,郡废。

②西汉元朔四年(前125)置,治所在平定县(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东南境)。一说治所在富昌县。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山西吕梁山、芦芽山以西,石楼以北及陕西宜川以北黄河沿岸地带。东汉永和五年(140)移治离石县(今山西离石县)。三国魏黄初二年(221)移治兹氏县(今山西汾阳县)。辖境缩小为今山西离石、中阳、石楼、汾阳、介休、灵石等地。后迁治离石县。西晋改为西河国。后废。北魏太和八年(484)复置西河郡。隋初废,大业初又改介州为西河郡,治所在隰城县(今汾阳县)。唐武德初废。天宝、至德间又改汾州为西河郡。金废。

③东晋成帝时析河阳郡西部置,属宁州。治所在比苏县(今云南云龙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云龙县澜沧江两岸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南朝梁末废。

④北魏孝昌中侨置,属唐州。治所在永安县(今山西临汾市东北十三里)。建义元年(528)属晋州。隋开皇初废。


(1)战国魏置,又称河西郡。当在黄河之西而得名。辖境约当今陕西省华阴市以北,黄龙县以南,洛河以东,黄河以西地区。魏惠王后元五年(前330年)地入秦,郡废。《史记·吴起列传》:魏文侯时“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2)西汉元朔四年(前125年)置,治平定县(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南瓦尔吐沟古城)。辖境约当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部,山西省吕梁山、芦牙山以西和石楼县以北及陕西省宜川县以北黄河沿岸地区。东汉永和五年(140年)移治离石县(今山西吕梁市)。属并州。汉末废,北境入羌胡。三国魏黄初二年(221年)复置,移治兹氏县(晋改隰城县,今汾阳市)。辖境缩改为今山西省吕梁、中阳、石楼、汾阳、介休、灵石等市县地。西晋太康初改为国,晋惠帝时废。北魏太和八年(484年)复置郡。属汾州。隋开皇初废,大业初复置。唐武德元年(618年)改为浩州,三年改为汾州。天宝、至德间又曾改汾州为西河郡。(3)东晋咸和中置,治比苏县(今云南云龙县境)。辖境约当今云南省云龙县。南朝梁末废。(4)东魏天平四年(537年)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吕梁、临汾等市地。隋开皇初废。


猜你喜欢

  • 富民场

    在今山东庆云县东北崔口镇。清天津府盐场之一。《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富民场在崔家口。” 雍正年间废。

  • 上昶城

    在今湖北云梦县西南涢水东岸。《三国志·魏书·王基传》:“基又表城上昶,徙江夏治之,以逼夏口。”

  • 蒲领侯国

    西汉元朔三年 (前126) 封广川惠王子嘉置,属清河郡。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北十里。后国除为县。始元六年 (前81) 复封清河纲王子禄为侯国,属勃海郡。东汉废。西汉元朔三年(前126年),武帝封广川惠

  • 谢道

    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明史·地理志》 海丰县: “西南有长沙港巡检司,后迁谢道。”在今广东省海丰县西南。明嘉靖中移鹅埠巡检司治此。

  • 三十六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完成统一,推行郡县制,分全境为三十六郡。郡名不见于《史记》本文,裴骃《集解》作“三川、河东、南阳、南郡、九江、鄣郡、会稽、颍川、砀郡、泗水、薛郡、东郡、琅邪、齐郡、上谷、渔阳

  • 旧馆

    ①故址在今江苏武进县西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游塘营”条下:“旧馆在府西南。盖馆驿故址也。明初攻常州,华云龙败张士诚兵于旧馆。”即此。②即今浙江湖州市东三十六里塘南乡驻地旧馆村。西晋太康三

  • 聂延城

    即乃延城。在今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为元产珠地和站赤之一。元 《经世大典》: “通政院钦奉圣旨,咸平府至聂延立十五站。” 即此。即“乃颜城”。

  • 平堤侯国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寰宇记》卷63枣强县:平堤废县“以界内多古堤,因以为名”。东汉废。

  • 远干府

    元置,属威楚路。治所在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东北五十七里老街。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远干州。

  • 武礼县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笼州。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西南。唐末废。古县名。唐贞观十二年(638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扶绥县西。属笼州。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