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港水
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为漳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港,经白水滩,绕县后,而东合于漳淮”。
在今安徽南陵县西北,为漳河支流。《方舆纪要》卷28南陵县:西港水“源出工山朗陵之南,合诸水北流,经县西,谓之西港,分流自西南水门入城,绕县前过东市为中港,籍山之水合焉。其出西北水门与西港合者,又北为后港,经白水滩,绕县后,而东合于漳淮”。
在今越南河内市东南海兴省绵江一带。当今太平江或其支流。《旧唐书·地理志》 安南都督府:“东至朱鸢县界小黄江口水路五百里,北至朱鸢州阿劳江口水路五百四十九里。”
一作卢。 又作彭戏。 春秋秦邑。 即今陕西白水县东北四十里南彭衙村、北彭衙村。《春秋》:文公二年 (前625),“晋侯及秦师战于彭衙”。杜注: “冯翊郃阳县西北有彭衙城。” 即此。西汉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北五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大万山长官司: 新坑山 “岩谷深邃。土人常避兵于此。《志》 云,山产硃砂水产”。
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濮水县(今云南大姚县西北三十四里大古衙)。辖境约当今云南大姚县大部和祥云县东北部地。贞观十一年(637)改髳州。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濮水县(今云南大姚县北盐丰附近
古地名。故地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实武牙一带,或以为在实武牙东南沿海之沙沙谷,尚无定论。清谢清高《海录》有专条记述。
亦作滛预石。即滟滪堆。在今四川奉节县东白帝山下瞿唐峡口。1958年炸毁。《水经· 江水注》: 白帝城 “水门之西,江中有孤石,为滛预石,冬出水二十余丈,夏则没,亦有裁出处矣”。唐李肇《唐国史补》 卷下
唐贞观二十三年(649)置,治所在今云南南华县西北三十里沙桥镇。辖境约当今云南南华县地。天宝后废。
即今湖北阳新县西北十六里荻田铺。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兴国州西北有荻田桥市。
今北京故宫养心殿西室。清以珍藏王羲之、王献之、王珣三人墨帖而名。《日下旧闻考》卷17引《御制三希堂记》:“内府秘笈王羲之快雪帖、王献之中秋帖,近又得王珣伯远帖, 皆希世之珍也,因就养心殿温室易其名曰三
又名北洞水。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方舆纪要》 卷107恭城县: 葛家溪 “源出县东之北洞,西流合入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