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观音阁镇

观音阁镇

即今四川射洪县西南三十五里太乙镇。清光绪《射洪县志》卷2:观音阁场在“县(旧治在今金华镇)南七十五里”。1950年改置太乙乡。1984年改为太乙镇。


(1)在湖南省溆浦县中北部。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阁,人口 1000。因昔有观音庵,故名。1956年设观音阁乡,1958年属观音阁公社,1985年置镇。主产稻,并产柑橘、西瓜、棉花、茶叶、木材。有煤、硫铁等矿。有水电站、竹木加工厂、林场、茶场。设有圩场。湘黔铁路经此设站。怀桃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博罗县东北部。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观音阁圩,人口 3650。清乾隆年间,在东江边建埠鹅古寺,内供观音塑像,故名观音阁。镇以阁得名。1953年设镇,1958年设公社,1983年改区,1986年复建镇。地处东江中游北部,西南为丘陵,东南沿江为平原。主产稻、甘蔗,并产花生、甘薯、豆类等。有造船、榨糖、建材、爆竹、食品加工、竹器工艺品等厂。有公路西通杨村镇接205国道。东江通轮船。


猜你喜欢

  • 武阳水

    ①又名汝水。古名旴江。即今江西东部抚河。源出广昌县南驿前镇,北流经临川市到王家洲分为两支: 主流在余干县康山附近入鄱阳湖,另一支到南昌市入赣江。《清一统志 · 南昌府一》: 武阳水 “在南昌县东。自抚

  • 东兴岭

    在今江西黎川县东。《陈书·周迪传》:天嘉四年(563),周迪据临川,陈主遣其弟顼击之,迪兵溃,逾岭奔晋安,“明年秋,复越东兴岭”,即此。《方舆纪要》卷86建昌府新城县:东兴岭在“县东三十里。因东兴废县

  • 把拶宗城

    北宋置,属湟州。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南湟水南岸。《宋史·地理志》 乐州:“东至把拶宗六十里。”

  • 欧汪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西南将军乡。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 “甲螺郭怀一谋逐红夷,事觉,召土番追杀之,尽戮从者于欧汪。” 注云: “欧汪,地名。即今凤山县仁寿里。”

  • 栈道

    亦称 “栈阁”、“阁道”。我国古代在今陕、甘、川、滇诸省境内山岩险壁上凿孔架桥连阁而成的一种道路,是当时西南地区的交通要道。战国时开始修建。《战国策·秦策》: “栈道千里,通于蜀、汉。”《汉书·张良传

  • 五牟峪

    在今甘肃临潭县东北境。《宋史·神宗纪》:熙宁九年(1076),“宗哥首领鬼章寇五牟谷,熙河铃辖韩存宝败之”。

  • 中京

    ①东晋、南朝称西晋故都洛阳为中京。《南齐书·明帝纪》:建武二年(495)十二月丁酉诏曰,“昔中京沦覆,鼎玉东迁”。即此。②唐至德二年(757),以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市)为中京。因在东京洛阳和西京凤翔

  • 通城镇

    唐元和五年 (810) 改锡山镇置,属唐年县。即今湖北通城县。北宋熙宁五年 (1072) 改置通城县。南宋绍兴五年 (1135) 复为镇,属崇阳县。十七年 (1147) 复为通城县。古镇名。唐元和中置

  • 防山

    ①即今山东曲阜市东三十里防山。峰如笔状,故又名笔架山。《春秋》:僖公十四年(前646),“季姬及鄫子遇于防”。《史记·孔子世家》:“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即此。②在今湖北郧县境。《隋

  • 兴唐寺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唐大宁坊东南隅。宋敏求《长安志》卷8:“神龙元年太平公主为武太后立为罔极寺,穷极华丽,为京都之名寺。开元二十六年改为兴唐寺,明皇御容在焉。”《资治通鉴》:唐大历元年(766),“命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