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城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 “有东訾聚,今名訾城。” 《水经·洛水注》: “洛水又东径訾城此,又东罗水注之……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
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续汉书·郡国志》河南尹巩县: “有东訾聚,今名訾城。” 《水经·洛水注》: “洛水又东径訾城此,又东罗水注之……罗水又于訾城东北入于洛水。”
又名赤山湖、赤山塘。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升州句容县: “县西南三十里有绛岩湖。麟德中,令杨延嘉因梁故堤置,后废。大历十二年,令王昕复置,周百里为塘,立二斗门以节旱暵,开田万顷
1934年伪满置,治所在瑷珲县 (今黑龙江省黑河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黑河、呼玛、塔河、漠河、孙吴、逊克等市县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明代西藏地名。元代宣政院在乌思藏置十三万户,于乌思地区 (前藏) 置六万户中伯木古鲁万户最强,元末逐渐取代萨迦地方政权。明沿元制,洪武八年 (1375) 诏置帕木竹巴万户府,永乐四年(1406) 晋封
在今山东莒县东二十里。元于钦 《齐乘》作 “屋漏山”。《方舆纪要》 卷35莒州 “焦原山” 条下: 屋楼山 “以重叠耸秀而名”。
在今湖南道县东。唐元结《七泉铭序》曰:“道州东郭有泉七穴……其一曰潓泉,次曰泉,次曰涍泉、汸泉、德泉。铭之泉上,欲来者饮漱其流而有所感发者矣。留一泉名曰漫泉……一泉出山
即今河北正定县西北二十五里曲阳桥乡。为通灵寿县交通要道。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正定县图:西北有曲阳集。
即塔剌寺城。在今哈萨克斯坦南部江布尔。元耶律楚材 《西游录》 上: “又西数百里有塔剌思城。” 即此。即“怛罗斯城”。
在今湖南安乡县北七十里。《清一统志·澧州二》:军牧村“平原旷野,富于水草,冈峦横亘,势可屯守。相传汉马援征蛮时驻此”。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十二里少陵原北。宋敏求 《长安志》 卷11: 高望堆 “《长安图》 曰: 在延兴门南八里”。
秦置,属太原郡。治所即今山西离石县。《元和志》 卷14离石县: “县东北有离石水,因取名焉。” 西汉属西河郡。东汉为西河郡治。西晋为西河国治。永兴初废。北周建德六年 (577) 改昌化县复置,为离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