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朗错
又作次朗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二十里。藏语意为万条路。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又作次朗错。在今西藏南部,门隅地区达旺西南二十里。藏语意为万条路。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为门隅三十二错、定(错、定是当地的一级行政区划)之一。1951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
①唐置,属安东都护府。治所在建安城(今辽宁盖州市东北青石关)。后废。②唐南诏置,属建昌府 (郡)。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后废。元至元十七年 (1280) 复置,属建昌路。明洪武十五年 (1382) 属建
元初置,属巩昌路。治所在河池县 (今甘肃徽县)。辖境相当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至元元年 (1264) 改为徽州。南宋宝祐末蒙古入蜀置,治河池县(今甘肃徽县)。辖境相当今甘肃省徽县地。至元元年(126
即今四川雷波县东北三十五里汶水乡。清置牛吃水汛。产铁矿。
一作医无虑山,俗呼广宁山。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和义县之间医巫闾山。相传虞舜封十二山之一。《周礼·职方氏》:“东北曰幽州,其山镇曰医无闾。”隋建北镇寺。《隋书·礼仪志二》:开皇十四年(594)闰十月,
亦作洛巍县。唐置,属羁縻归化州。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村西。北宋庆历四年(1044) 废。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东二十二里东社乡。旧属南通县。民国《南通县图志》卷1有东社。为海滨三余镇入县孔道。(1)在山西省原平市东南部。面积200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王东社,人口 178
①清置,在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北。《清一统志·锦州府二》 “北镇堡”条下:马市堡“在(广宁)县北二十里”。②即今辽宁开原市老城镇东北马市堡村。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开原县图:东北有马家堡。民国
北魏熙平二年(517)分鹑觚县地置,属赵平郡。治所即今陕西长武县。西魏废帝元年(552)改名宜禄县。
即今江西丰城市西泉港镇。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丰城市镇: 泉港墟 “在县西四十里”。
①唐置,治所在今河北怀来县东南。《资治通鉴》:唐乾符五年(878),李国昌“与李克用合兵陷遮虏军,进击宁武及岢岚军”,即此。②即今山西宁武县。《方舆纪要》卷44朔州:宁武军“即代州崞县之宁武关也,亦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