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 改富州置,属广南府。治所在皈朝 (今云南富宁县东四十八里归朝镇)。民国 《富州地志资料调查表册》: “富州昔为土牧辖境,土地膏腴,物产丰富,因命名曰富州,取富饶之义。”
北宋置,属绥德城。在今陕西米脂县境。《宋史·夏国传下》: 熙宁四年 (1071) 正月,“种谔谋取横山,领兵先城啰兀,进筑永乐川、赏逋岭二砦”。
自今山西大同市西南至口泉。长20.6公里。为京绥(今京包)铁路支线。1918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为运煤专用。
非洲东岸莫桑比克的旧译。清谢清高《海录》: 吉德国 “海马出麻沙密记,即鬈毛乌鬼国也”。
一名刘家庙。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东北江岸区。清末京汉铁路经此,设江岸车站并与水运衔接。遂改名江岸。1922年2月7日京汉铁路大罢工领袖林祥谦壮烈牺牲于此。
清雍正二年 (1724) 析无锡县置,属常州府。治所即今江苏无锡市,与无锡县同城而治。以城内金匮山为名。1912年并入无锡县。古旧县名。清雍正二年(1724年)析无锡县东部置,与无锡县同城而治(今江苏
明洪武二十二年 (1389) 置,属贵州都司。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普站乡。《清一统志·叙永厅》: 普市废所 “普定侯设普市守御所于木案山下,因士民曾为市贸易于此,故以为名”。《明史·土司列传》: 成化十
北宋于废绥山县置,属峨眉县。在今四川峨眉山市东南四十里。在四川省峨眉山市东北部。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50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绥山,人口5万。镇区沿符汶河分布。自隋开皇十三年(593年)
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晒甲山 “相传李广守右北平,曾驻师于此”。
在今江西分宜县南。《方舆纪要》 卷87袁州府分宜县: 峡山寨 “在县南。其地山峻水险,高岩峭壁。相传唐李克用曾驻兵于此,遗址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