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溪川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达溪河。《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达溪川“在县南二里,流达于泾河。《志》云:源出陇州五马山, 至邠州梁山下入于泾水”。
即今甘肃灵台县南达溪河。《方舆纪要》卷58灵台县:达溪川“在县南二里,流达于泾河。《志》云:源出陇州五马山, 至邠州梁山下入于泾水”。
东魏天平元年(534)改颍川郡置,治所在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县东北许田)。隋开皇初废。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析颍川郡置,治许昌县(今河南许昌市东北许田镇)。辖境相当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隋开皇初废。
在今河北望都县城内。《水经·滱水注》:“《帝王世纪》曰:尧母庆都所居,故县目曰望都。张晏曰: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望都县以为名也。”
东汉章和二年 (88) 改楚国置,治所在彭城县 (今江苏徐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徐州市、铜山县、沛县东南部、邳县西北部,安徽濉溪县东部及山东微山县地。南朝宋永初二年 (421) 改为彭城郡。东汉章和二
在今四川梁平县东。《舆地纪胜》 卷179梁山军: 峰门山 “距军东一十五里。其山高大,顶有寒泉,两崖峻险,群峰对峙如门,因以名之”。南宋范成大 《峰门岭遇雨·泊梁山》 诗云: “行尽峰门千万丈,梁山鼓
西汉置,属乐浪郡。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附近。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朝鲜咸镜南道永兴附近。属乐浪郡。后废。
北魏平城宫内门阁。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 《水经·㶟水注》: 太和殿 “东北接紫宫寺, 南对承贤门,门南即皇信堂”。
1930年收回威海卫后设置,直隶国民政府行政院。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1938年为日军侵占。1930年置,治今山东省威海市城区。1938年为日军侵占。1940年抗日民主政府设威海卫行政办事处(县级)。1
元置,在今福建明溪县。明于此置归化县。
又名天池山。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6石泉县:池山“山顶有池,不溢不涸,谓之天池”。
清置,属古州厅。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南三十里。旧有把总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