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邛崃山

邛崃山

①在今四川邛崃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1邛州“白鹤山”条内:“《志》云:县南八里有邛崃山。汉张骞奉使西域,得高节竹,植于邛山,故名。自沈黎千里至州,环抱为镇”。

②亦名邛莋山、邛筰山、邛来大山、大关山。即今四川荥经与汉源二县分界之大相岭山。《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唐李贤注引《华阳国志》:“邛来山本名邛筰,故邛人、人界也。岩阻峻回, 曲折乃至。山上凝水夏结,冬则剧寒,王阳行部至此而退者也。”


在四川省西部,都江堰市至天全县一线以西、大渡河以东。《续汉书·郡国志》:“邛人自蜀入,度此山甚险难,南人毒之,故名邛崃。”近南北走向。为横断山最东的一列。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的分界,岷江干流和大渡河的分水岭。一般海拔 4000 米以上。主峰四姑娘山,海拔 6250 米。 5000 米以上地区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分布,并有古冰川遗迹。东坡降水非常丰富,西坡气候干燥。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主要分布区。广义的邛崃山系大渡河和岷江间一系列山地的总称,大相岭、峨眉山均包括在内。汶川县辟有卧龙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并列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猜你喜欢

  • 蒙阳县

    亦作濛阳县。唐武德元年 (618) 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雅安市西北。六年 (623) 废入严道县。

  • 长淮关

    即今安徽蚌埠市东长淮镇。《明史·地理志》凤阳县:“西北有长淮关,洪武六年置长淮卫于此。”《方舆纪要》卷21凤阳府:“长淮关在府西北三十里,地名粉团州,长淮卫置于此。”

  • 乌撒卫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即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永乐十二年(1614)改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 岐周

    即西周。周族古公亶父因受戎狄威逼, 自豳(今陕西彬县)迁居岐山下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东北)。故称岐周。

  • 锡江寨

    在今湖南湘阴县西北二十五里锡江口。《方舆纪要》 卷80湘阴县: “锡江砦在县西北,湘江西岸。宋置砦于此。江畔有岐,平起如冈,洲岛之民聚而居之,以渔为业。亦曰锡浦。”

  • 莺 ()

    脰湖 一作罂脰湖。 在今浙江宁波市西。《清一统志·宁波府一》: 广德湖 “在鄞县西十二里。旧名莺脰湖”。

  • 玉亭县

    ①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恒州。治所在今河北行唐县西北二十里东玉亭。大业初废。②唐武德四年(621)析余干县置,属饶州。治所在今江西余干县东南。七年(624)省入长城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

  • 卫辉市

    1948年晋冀鲁豫革命根据地由汲县城区析置,辖中山镇及德胜镇。治所即今河南卫辉市。1949年撤销。在河南省北部。新乡市代管。面积882平方千米。人口48.4万。辖1街道办事处、7镇、9乡。市人民政府驻

  • 伐恶城

    在今河南洛阳市南。《北齐书·文宣帝纪》:天保五年(554),“于洛阳西南筑伐恶城、新城、严城、河南城。九月,帝亲自临幸,欲以致周师”。

  • 礼义山

    又作礼仪山。在今四川渠县东北六十里汇西乡西南渠江东岸。南宋宝祐三年(1255),为抗蒙元建城于此。《宋史·地理志》 渠州:“宝祐三年,徙治礼义山。”《元史·宪宗纪》:九年(1259),“诸王莫哥都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