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4年改理番直隶厅置,属四川西川道。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取 “治理蕃民”之意。1928年直属四川省。1945年改为理县。旧县名。1914年由理番直隶厅改置,治薛城(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因
明置,属沈阳中卫。即今辽宁抚顺市北会元乡。《方舆纪要》卷37沈阳中卫:会安堡“在抚顺所东十余里”。
亦名丫髻山。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元丰九域志》卷9:阳山县有阳岩山。《舆地纪胜》卷92连州:阳岩山“在阳山县西十二里。《旧经》云, 日出光照此山,因名”。
在今湖北大悟县北。《方舆纪要》 卷77孝感县: 黄茅岭 “在县北二百五十里。为县境之险阻。其相近者又有白杨岭。《险要说》: 孝感之黄茅岭与应山之高贵山、随州之栲栳山,皆与信阳三关形势联络。上接襄、邓,
即今广西容县东北二十三里江口村。当波罗江注入容江 (北流江) 之口。清光绪 《容县志》 卷3: 波罗江 “源出波罗里石马山,至江口墟入容江”。
即今山东蒙阴县东北巨山。《左传·桓公六年》: 申繻曰,“先君献、武废二山”。杜注: “二山,具、敖也。鲁献公名具,武公名敖。” 《国语· 晋语》: “范献子聘于鲁,问具山、敖山,鲁人以其乡对。献子曰:
一名童山。在今河南浚县西南。《水经·淇水注》:“一水径土军东,分为蓼沟,东入白祀陂,又南分,东入同山陂。”《隋书·地理志》:卫县“有同山”。《方舆纪要》卷16浚县:“相传武王伐纣,诸侯会同于此,因名。
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北博罗阿吉尔罕山。《元史·特薛禅传》:太祖谕按陈弟册曰:“阿剌忽马乞迤东,蒜吉纳秃山、木儿速拓、哈海斡连直至阿只儿哈温都、哈老哥鲁等地,汝则居之。”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西北博罗
北宋元丰六年(1083)改巩哥关置,属兰州。在今甘肃兰州市东十八里。元废。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以巩哥关改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东。
在今广东乳源瑶族自治县西南。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乳源县图:县西南“长冈圩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