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郾城县

郾城县

隋开皇五年 (585) 置,属豫州。治所在今河南郾城县西南五里古城。十六年 (596) 为道州治。大业初属颍川郡。唐武德四年 (621) 为道州治。贞观元年 (627) 属豫州。开元十一年 (723) 移治今郾城县。后属许州。北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清属许州直隶州。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


在河南省中部。属漯河市。面积943平方千米。人口91.9万。辖1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西周、春秋为胡国地。战国为郾邑。西汉置郾县,治今河南省郾城县城西南古城村,属颍川郡。东汉、三国魏、晋因之。东晋废。隋开皇五年(585年)置郾城县,属许州。明《嘉靖许州志》:郾城县“本古郾子国,故名”。唐开元十一年(723年)因遭水患,郾城县徙治溵水北(即今郾城县城),属豫州。元和十二年(817年)置溵州;长庆元年(821年)废溵州,县属许州。宋属颍昌府。金属许州。元、明、清因之。1913年属豫东道,1914年属开封道,1927年直属河南省。1949年属许昌专区。1960年废郾城县入漯河市,1961年复置郾城县。1969年属许昌地区,1986年属漯河市。地处黄淮平原,颍河、沙河、澧河、汾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产小麦、玉米、大豆、甘薯、花生、烟叶、油菜籽等。有轧辊、啤酒、化肥、造纸、水泥、化工等厂。京广、漯宝、漯周等铁路和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洛界、漯叶等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许慎墓、傅庄遗址、文庙大成殿、召陵故城、彼岸寺经幢、化身台、凌云台遗址等。


猜你喜欢

  • 柯梅岭

    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东北白泉镇北。《方舆纪要》卷92宁波府定海县: 柯梅岭“在海中舟山所东,出浦则为鱼山外洋、乌山门外洋”。

  • 鄂克什安抚司

    亦名沃日土司。清乾隆十五年(1750) 改沃日土司置,后属懋功屯务厅。治所即今四川小金县东沃日河南岸沃日乡 (官寨)。宣统三年(1911) 改流。民国 《懋功县志》: “距县四十五有官寨,即鄂克什土司

  • 黄荆港

    在今湖南临湘市北。《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 黄荆港在 “县 (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 南五十五里。源出县南百里之浆山,北流经县东聂家市,会清江口入大江”。集镇名。在安徽省东至县南部、龙泉河东岸

  • 罗围县

    唐仪凤二年 (677) 置,属纳州。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西南境。天宝元年 (742) 属都宁郡,乾元元年 (758) 复属纳州。后废。

  • 梅槐桥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故江陵县) 西三十二里梅槐桥村。民国 《湖北通志》 卷38: 梅槐桥“旧系木桥。康熙中易以石。同治中重修”。

  • 哲尔德河

    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石人湾沟,为大黑河支流。《清一统志· 归化城六厅》:黑河“折而南合东来之哲尔德河,始名伊克土尔根河”。

  • 蔚州

    北魏永安中以怀荒 (今河北张北县)、御夷(赤城县北) 二镇置,后移治今山西平遥县西北。北周移治灵丘县 (今山西灵丘县)。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六年 (623) 复置,寄治阳曲县 (今太原市北阳曲镇),次年

  • 洪崖山

    ①又名伏龙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太平御览》 卷48引 《豫章记》: 洪崖山,“按 《旧经》云,古老相传,昔有洪崖先生居此山上,故以为名”。又引梁载言 《十道志》: “豫章有铜山,山中有洪井,飞流悬注

  • 南江营

    在今广东郁南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01罗定州东安县: 南江营 “在县西北。泷水小江口,近大江。嘉靖十二年设。《志》 云,营在德庆州江南岸十五里。防守最切,万历中改今属”。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

  • 右翼中旗

    又称东路右翼中旗。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中戈壁省巴彦加尔嘎郎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