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鄱阳县

鄱阳县

西汉以番阳县改名,属豫章郡。治所在今江西波 阳县东北古县渡镇。东汉建安十五年 (210) 孙权于此置鄱阳郡。三国吴赤 乌八年 (245)徙治吴芮故城 (今波阳县)。晋属鄱阳郡。南齐复为郡治,梁为吴州治。隋为饶州治,大业初为鄱阳郡治。唐复为饶州治。元为饶州路治。明为饶州府治。民国初属江西浔阳道。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名波阳县。


在江西省东北部,西临鄱阳湖,北邻安徽省。属上饶市。面积4215平方千米。人口137.6万。辖14镇、24乡。县人民政府驻鄱阳镇。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番县,治今县东北古县渡,属九江郡。西汉以治番水之北,名番阳县,属豫章郡。东汉作鄱阳县,建安十五年(210年)属鄱阳郡,为郡治。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徙治吴芮故城(今鄱阳镇)。南朝梁为吴州及鄱阳郡治。隋初为饶州治,后为鄱阳郡治。唐、宋为饶州治。元为饶州路治,明、清为饶州府治。1912年废府留县,属江西省。1914年属浔阳道,1927年属江西省。1949年先属鄱阳专区,并为专署驻地,后属乐平专区,继则属浮梁专区。1952年属上饶专区。1957年改名波阳县。1970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属上饶市。2003年复改鄱阳县。地处鄱阳湖平原东部,境北及东部为低山丘陵。昌江、乐安江在鄱阳镇汇合后称饶河,往西注入鄱阳湖。有滨田、军民二座大型水库。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小麦、大豆、油菜籽、花生、烟叶等,为全国商品棉、优质大米、商品鱼生产基地县和省油菜籽、芝麻生产重点县。特产银鱼、甲鱼,并盛产白莲、芡实。矿产有煤、铅、锌、萤石、瓷土等。工业有机械、造船、煤炭、陶瓷、磷肥、水泥、化工、食品、酿酒、水产加工等。有景湖、田乐、碧石等公路,信江航道经鄱阳湖上溯赣江,下入长江。名胜古迹有芝山、东湖、永福寺塔、府文庙等。


猜你喜欢

  • 长平镇

    北宋置,属阴平县。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文胜乡(长坪场)。

  • 枋堰

    一名枋头。东汉建安九年 (204) 曹操修筑,在今河南浚县西南五十六里前枋城村。《水经·淇水注》: “淇水又南,历枋堰。……魏武王于水口,下大坊木以成堰,遏淇水东入白沟,以通漕运。故时人号其处为枋头。

  • 乳洞

    ①在今浙江淳安县西。《清一统志· 严州府》: 乳洞 “在淳安县西六十里,深可数里,泉溜凝结如乳”,故名。②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十里董田村。《方舆胜览》卷38静江府 “虚秀洞” 条内: “乳洞上中下三洞。

  • 拜鲁堡

    在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北约九十里。《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拜鲁堡 “嘉靖二十三年筑,隆庆六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嘉靖中,寇由此入犯朔州一带,为冲要之地”。

  • 戏阳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北。《左传》:昭公九年(前533),“晋荀盈如齐逆女,还。六月,卒于戏阳”。杜注:“魏郡内黄县北有戏阳城。”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河南省内黄县西北。《左传》昭公九年(前533

  • 厚子镇

    即今陕西蓝田县东北厚镇乡。清 《蓝田县志》 卷1有厚子镇。集镇名。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北部、横岭东麓,蓝田县与渭南市交界处。厚镇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350。宋设堠子镇,宋《长安志》载“以南山多虎故立斥

  • 挞鲁古河

    古作太沵河,他漏河、他鲁河等。即今吉林西北部嫩江支流洮儿河。《金史·地理志上》 长春县: “有挞鲁古河。” 即此。

  • 西周封国。姬姓。周武王封弟叔度于蔡。成王即位,蔡叔因参与武庚叛乱而被逐。后复封蔡叔之子胡于蔡 (在今河南上蔡县西南)。春秋时屡受齐、楚侵伐。公元前531年为楚灵王所灭。公元前529年楚平王复立蔡,平侯

  • 大金

    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郑和航海图》作“大金”。

  • 单于大都护府

    唐麟德元年 (664) 改云中都护府置,治所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古城。《新唐书·地理志》: 单于大都护府管辖以归降突厥部落所置漠南云中、定襄、呼延、桑乾四都督府。辖境东至大洛泊 (今内蒙古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