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包里 (?)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金山乡。 本凯达格兰族金包里社。清代为金包里街。据陈汉光《台北县地名研究初稿》 (载 《台北县文献丛辑 (一)》说: “当地人李宝同言: ‘金包里’ 三字的读音,就是凯达格兰语 ‘丰收’ 的意思。” 日本占领期间设金包里区,后改设金山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金山乡。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金山乡。 本凯达格兰族金包里社。清代为金包里街。据陈汉光《台北县地名研究初稿》 (载 《台北县文献丛辑 (一)》说: “当地人李宝同言: ‘金包里’ 三字的读音,就是凯达格兰语 ‘丰收’ 的意思。” 日本占领期间设金包里区,后改设金山庄。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金山乡。
元置,属藤州。在今广西藤县西南。明改为金鸡驿,后废。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南金鸡。明改为驿。
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东南恭门乡。北宋于北置弓门砦。
在今辽宁抚顺市。为东北地区最大煤矿。西汉时即已开采。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由官僚王承尧等呈准组建华兴利煤矿公司开采。三十一年(1905)日俄战争后,为日本强占。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破坏严重,
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普兰县治布让。《清一统志·西藏》 阿里诸城:布拉木达克喇城“在布拉木之地。距剌萨西南二千五百余里。其所属有喀尔多木(嘎尔登)、日底二城”。又作补仁、补人、布朗达克喀尔。清康熙间置,在今
元至元十二年 (1275) 置,后属中庆路。治所在昆明县 (今云南昆明市)。二十一年 (1284)废。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治今云南省昆明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二十一年废。
①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平阴县东北三十五里。《左传》:襄公十八年(前555),晋会诸侯伐齐,“齐侯御诸平阴”。即此。②亦称阴。春秋周邑。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黄河南岸。《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前519),
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10上思州:那板溪“在州西南。与渌浪、渌郁等溪俱出十万山,汇流于明江”。
①北周天和三年 (568) 置,为严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西昌市。五年 (570) 为西宁州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为嶲州治。大业三年 (607) 为越嶲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嶲州治。天
在今陕西省南部。宋敏求《长安志》卷11:万年县有毕原、白鹿原、少陵原;同书卷12:长安县有高阳原、细柳原。合称五原。
西汉置,属信都国。治所在今河北景县西南。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景县西南。属信都国。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