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门郡
①东魏天平初置,属阳州。治所在金门县(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洛宁县及卢氏县。后废。
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义州。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东魏天平初置,治金门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宜阳县。北周废。
①东魏天平初置,属阳州。治所在金门县(今河南洛宁县西,洛水南)。辖境相当今河南洛宁县及卢氏县。后废。
②东魏兴和中侨置,属义州。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北齐废。
东魏天平初置,治金门县(今河南宜阳县西南)。辖境相当今河南省宜阳县。北周废。
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改武昌路置,为湖广行省省会。治所在江夏县 (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辖境约当今湖北蒲圻市、通城县以东,长江以南,阳新县以西地区。洪武九年(1376) 为湖广布政使司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1935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城口县迁治于此。集镇名。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北部。洪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30。 仙居溪、葛溪在此汇流,河床遂宽,故名。产茶叶、油茶籽。有陶
①旧名稠柳河。为浑河支流。在今辽宁灯塔县北。《清一统志·奉天府一》:十里河“在辽阳州东北六十里。源出庙儿岭,西流合沙河入浑河。旧名稠柳河”。②在今云南富源县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114平夷卫:十里河
即今新疆疏附县东北阿瓦提乡。《清史稿·长龄传》:道光七年(1827)讨张格尔之乱,大战于沙布都尔,“又越二日,进剿阿瓦巴特,分三路掩来,俘斩二万有奇”。
本名岐棘山。一名骑立山。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朵山。《金史·武仙传》:“初,思烈至邓州,承制授宣差总领黄掴三合五朵山一带行元帅府事。”《明史·地理志》 镇平县:“西北有五朵山,产铜。”
又作乞湿泐巴失海子、乞则里八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乌伦古湖。元刘郁《西使记》:龙骨河“西注潴为海,约千余里,曰乞则里八寺。多鱼,可食。有碾硙,亦以水激之”。
汉西域乌孙国都城。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伊什特克附近。《汉书·西域传》:乌孙国“大昆弥治赤谷城”。本西域乌孙国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河上源、中亚伊什提克一带。
即今四川巴中市东清江镇。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巴中县。
在今河南濮阳县东北。即六塔河口。《宋史·河渠志一》: 嘉祐元年 (1056) 刘恢奏: “ (六塔河) 口乃赵征村,于国姓、御名有嫌,而大兴臿, 非便。”
在今四川安岳县北六十里八庙乡南卧佛沟。在长达四里的沟内崖间,布满摩岩石刻佛像,在半岩上刻一尊巨大的释迦牟尼涅槃像,长23米,头前刻 “卧佛” 字,上方有二十余躯造像,沟两侧岩壁上有一百三十九龛窟,造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