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廉道
1914年依前廉钦道改置,属广东省。治钦县 (今广西钦州市)。辖境约当今广西十万大山以东钦州地区和北海市及其所属各县。1920年废。
清末置,治钦县(今广西钦州市)。属广东省。辖钦县、防城、合浦、灵山四县。辖区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万大山、钦江以南地区。1920年废。
1914年依前廉钦道改置,属广东省。治钦县 (今广西钦州市)。辖境约当今广西十万大山以东钦州地区和北海市及其所属各县。1920年废。
清末置,治钦县(今广西钦州市)。属广东省。辖钦县、防城、合浦、灵山四县。辖区约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万大山、钦江以南地区。1920年废。
即今辽宁阜新市东北新邱区。京奉铁路有支线 (新邱铁路) 通此。
即今江苏金湖县东南闵桥镇。旧属高邮县。清嘉庆《高邮州志》卷1有闵家桥义渡。
在今内蒙古卓资县东南水泉凹村附近。清为察哈尔右翼镶红旗驻地。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后汉书·马武传》:“永平初,马武击西羌,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又《西羌传》载:永元中,“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田五部”。《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邯川城南,城之左右历
①当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境。一说在今屏山县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十五年(1587),“撒假与(杨)九乍率万人据(利济)山,播州兵击走之。至是(朱)文达复破之大田坝,合(周)于德兵追逐,所向皆捷
即今湖北孝昌县西南杨家河乡。民国《湖北通志》卷73《兵事》:清同治二年(1863)九月,捻军“走孝感,焚杨家河”。
北宋置,属尉氏县。在今河南尉氏县北十五里。后废。
即今甘肃徽县东永宁河。《水经·漾水注》: 河池水 “出河池北谷,南径河池戍东,西南入浊水”。
在今陕西眉县东北渭水北岸。《后汉书·董卓传》: 初平中封郿侯,“又筑坞于郿,高厚七丈,号曰万岁坞,积谷为三十年储”。《魏书·地形志》:平阳县有 “郿坞”。东汉初平二年(191年)董卓筑,在今陕西省眉县
在今山西左云县东北二十五里云西村。《方舆纪要》卷44大同府:云西堡“嘉靖三十七年设,万历二十四年增修,周一里有奇。堡西连左卫,东接高山。敌寇必经之地,虽近腹里,亦要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