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盘山
①在今福建政和县东。《方舆纪要》 卷97政和县 “筹坑山” 条内: “铜盘山在县东三十里。高数千仞,为邑境之望。” 《清一统志·建宁府》: 铜盘山 “在政和县东三十里。高插天际,非攀萝扪葛不可上。七星溪水出此”。
②在今湖南慈利县东四十里。铜盘水所出,下注为滩。宋本 《寰宇记》 卷118慈利县: 铜盘滩,“《郡国志》 云,连钱、铜盘、石马,此澧阳之滩险也”。
①在今福建政和县东。《方舆纪要》 卷97政和县 “筹坑山” 条内: “铜盘山在县东三十里。高数千仞,为邑境之望。” 《清一统志·建宁府》: 铜盘山 “在政和县东三十里。高插天际,非攀萝扪葛不可上。七星溪水出此”。
②在今湖南慈利县东四十里。铜盘水所出,下注为滩。宋本 《寰宇记》 卷118慈利县: 铜盘滩,“《郡国志》 云,连钱、铜盘、石马,此澧阳之滩险也”。
①在今广西忻城县北。《明一统志》 卷84庆远府: 叠石山 “在忻城县北六十里。岩石重叠,因名”。②在今浙江衢县南。《方舆纪要》 卷93衢州府西安县: 叠石山 “在府南四十里,以层岩累叠而名”。③在今湖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清一统志·广信府一》:上清溪“自泸溪县流入,即泸溪下流也。其源有二:一自分水岭,一自建昌南城县高阜山,至县南八十里,合流入安仁港”。溪北岸有上清镇。清时有巡司驻此。
一名舜水。源出今湖南蓝山县南,东北流合钟水,经嘉禾县至桂阳县入舂陵水。《方舆胜览》 卷26桂阳军: 岿水 “在蓝山县。又名舜水。与舂陵水合流”。
西汉地节二年(前68)封赵顷王子说为乐阳缪侯,属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东汉废。《水经·浊漳水注》:绵蔓水“又东流径乐阳县故城西,……《东观汉记》曰:光武使邓禹发房子兵二千人,以铫期为偏将军,
①西汉置,属西河郡。治所在今山西临县东北南庄。东汉废。②东汉建安十六年 (211) 分余杭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临安县北十八里高虹乡。三国吴属吴兴郡。西晋太康元年 (280) 因与司州广平郡之临水
西汉置,为酒泉郡治。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续汉书·地理志》、《晋书·地理志》 作福禄县。隋改名酒泉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酒泉市,为酒泉郡治。东汉《郃阳令曹全碑》:“拜酒泉禄福长”,即此。《续汉
即今江西永丰县南一百四十里上固乡。清时有把总驻防。
①唐先天元年(712)改化隆县置,为廓州治。治所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六十里黄河北岸。天宝元年(742)改为广威县。后陷于吐蕃。②金皇统三年(1143)改来苏县置,属复州。治所在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
南朝梁置,为光州治。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息县境)。北齐废。
在今安徽凤台县境。《宋书·刘康祖传》:元嘉二十七年 (450) 北伐,康祖率豫州军出许、洛,北魏引大众南度,“南王平铄在寿阳,上虑为所围,召康祖速反。康祖回军,未至寿阳数十里,会虏永昌王库仁真以长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