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铜鼓县

铜鼓县

1912年改铜鼓厅置,后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即今江西铜鼓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


在江西省西北部,西邻湖南省。属宜春市。面积1548平方千米。人口13.6万。辖6镇、3乡,国有茶山、龙门、大沩山林场亦在县境。县人民政府驻永宁镇。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属义宁州。以营东1千米之形如铜鼓的铜鼓石得名。清雍正中移瑞州府同知驻此。宣统二年(1910年)设铜鼓厅,属南昌府。1912年废厅改县,直属江西省。1914年属浔阳道,1928年复属江西省。1949年属袁州专区,1952年属南昌专区,1958年属宜春专区,1970年属宜春地区,2000年属宜春市。地处九岭山脉西南端北翼,源于南部的定江河和西南部的金沙河北流入修水县境,成为修水的源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薯类、大豆、油菜籽、油茶等,为江西省林业重点县。特产宁红茶、笋干、土纸等。有金、钨、瓷土等矿。工业有森工、电力、农机、建材、制茶、医药、化工、造纸、食品等。有上铁、修铜、奉铜、铜幽等公路。1927年9月毛泽东亲临铜鼓组织领导秋收起义,有秋收起义第一师第三团团部旧址、中共湘鄂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及秋收起义铜鼓纪念馆等纪念地。名胜古迹有铜鼓石、灵石庵、青少年游园、龙门避暑山庄、文崇塔、温泉等。


猜你喜欢

  • 伊尔克斯塘

    即今新疆乌恰县西伊尔克什坦,与吉尔吉斯斯坦接界。光绪十年(1884)不平等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将此山口以西之地划归俄国。“自图永(中国名苏约克)山豁往南……至伊尔克什坦自然界止”。

  • 通北设治局

    1915年析海伦县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通北镇 (今黑龙江省北安市东南通北镇)。1917年改为通北县。1915年由海伦县析置,治通肯镇(今黑龙江北安市通北镇)。1917年升县。

  • 董哥平堡

    北宋置,属秦州。在今甘肃天水市境。

  • 万德州

    唐置羁縻州,属邕州都督府。治所即今广西平果县东北归德。北宋属邕州右江道。南宋改为归德州。唐置羁縻州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东北归德。属邕州都督府。南宋改羁縻归德州。

  • 三畤原

    在今陕西武功县西,接扶风县界。《元和志》卷2武功县:三畤原“在县西南二十里。高五十丈,西入扶风县界”。隋文帝葬于此,谓之泰陵。《方舆纪要》卷55扶风县:“《志》云:秦文公作鄜畤,宣公作密畤,灵公作吴阳

  • 云林县

    清光绪十三年(1887)置,属台湾府。治所在林圮埔(今台湾南投县南竹山镇)。据连横《台湾通史》:“云林设县始于建省之时,则为抚垦之计尔。先是光绪十三年,划嘉义以北之地,经营新邑,择治于林圮埔之云林坪,

  • 广平国

    西汉五凤二年(前56)改平干国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东汉建武十三年(37)废入巨鹿郡。侯国名。西汉高祖六年(前201年)封薛欧置,治今河北省鸡泽县东南旧城营。属巨鹿郡。武帝时国除。哀帝

  • 教山

    又名历山。亦作殽山。在今山西绛县东南与垣曲县交界处。《山海经·北次三经》: 教山 “其上多玉而无石,教水出焉,西流注入河”。《寰宇记》 卷47绛县: “教山今名效山,亦名罩山,在县东南八十五里。”

  • 梁垛场

    即今江苏东台市东南十八里梁垛镇。傍串场河。产海盐。清时设盐课大使。民国初与富安场并而为一,改名安梁场。1912年后废。

  • 五陇山

    在今河南邓州市西。《方舆纪要》卷51邓州:“五陇山在州城西,山有五堆连接,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