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长桥

长桥

①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漳水上。《资治通鉴》:唐建中三年(782),马燧等讨田悦,“诸军屯于漳滨,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悦将王光进以长桥降”。

②又名蛟桥、荆溪桥。在今江苏宜兴市城南。《寰宇记》卷92宜兴县:“长桥在县城前二十步。……按陆澄《地理书抄》云:袁府君,后汉人也,造此桥。即晋周处少时斩长桥下食人蛟,即此处也。其桥有一十三间。”

③又名利往桥、垂虹桥。在今江苏吴江市东二里。北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中:“吴江利往桥,庆历八年,县尉王廷坚所建也。东西千余尺,用木万计。萦以修栏,甃以净甓,前临具区,横截松陵,湖光海气,荡漾一色,乃三吴之绝景也。桥成,而舟楫免于风波,徒行者晨暮往归,皆为坦道矣。桥有亭,曰垂虹。”

④在今江苏吴江市南二十里八坼镇。元、明置巡司于此。《清一统志·苏州府二》:八赤镇“在震泽县南二十里。元置长桥巡司于此。明因之。今裁”。

⑤在今陕西凤县东北。《宋史·宁宗纪》:南宋开禧三年(1207),“四川宣抚副使司参赞军事杨巨源与金人战于长桥,败绩”。即此。


(1)在今江苏省宜兴市南荆溪上。《晋书·周处传》:“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即此。唐李郢《邵博士溪亭》:“只去长桥三十里,谁人一解枉帆过。”北宋元丰中改为荆溪桥。(2)在今河北省临漳县东古漳水上。《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年),马燧等诸军讨田悦,“屯于漳滨。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涉渡,田悦败走,“王光进以长桥降”,胡注:“长桥,在漳水上”,即此。(3)本名利往桥。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建,筑亭其上,名为垂虹,故又名垂虹桥。苏舜钦《诗》:“长桥跨空古未有,大亭压浪势亦豪”。俗因名长桥,在今江苏省吴江市东吴淞江上。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兵渡淮,议断吴江桥以拒,而知平江府洪遵持不可,遂未行,即指此桥。 (4)在今陕西省凤县东北。《宋史·宁宗纪》:南宋开禧三年(1207年),“四川宣抚副使参赞军事杨巨源与金人战于长桥,败绩”,即此。(5)即“宝带桥”。


猜你喜欢

  • 古劳县

    唐置,属抚水羁縻州。治所在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元废。古县名。唐、宋羁縻县。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东北中州中里南。属羁縻环州。宋属羁縻宜州。元废。

  • 靖远营

    清雍正六年 (1728) 置,属建昌镇。即今四川喜德县 (甘相营)。《清一统志·宁远府二》: 靖远营 “在冕宁县东。地名乾县。为诸夷门户。本朝雍正六年筑城,周三里有奇,设游击驻防”。

  • 江油县

    ①西魏废帝二年(553)置,为江油郡及龙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平武县东南南坝镇北旧州。隋开皇三年(583)为龙州治,大业三年(607)为平武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龙门郡治,不久改为西龙门郡治,贞观元

  • 天堂寺

    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天堂乡。民国《甘肃省县总分图》永登县:西北有天堂寺。集镇名。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城西部、大通河北岸。天堂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90,有汉、土、藏等族。元建寺称乔典堂,藏语意为

  • 永乐城

    亦名银川城、银川砦。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马湖峪,为宋与西夏必争之地。《宋史·徐禧传》:元丰五年(1082),“延帅沈括欲尽城横山,瞰平夏,城永乐……遂城永乐,十四日而成”。并移银州治此。旋为西夏所陷。崇

  • 七州

    唐置,治所在比景县(今越南义静省境)。贞观八年(634)改为景州。后废。

  • 来伏山

    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北莱菔山。《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来伏山在“卫西北八十里。其山脊高首俯,如拜伏然,因名”。

  • 武父

    春秋时郑地。在今山东东明县西南。《春秋》: 桓公十二年 (前700),“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即此。古邑名。春秋郑邑。在今山东省东明县西南。《春秋》桓公十二年(前700年):“公会郑伯,盟于武父。”即

  • 千秋峰

    在今广西灵川县东北。《明一统志》卷83桂林府:千秋峰“在灵川县东北。独立耸秀,俗呼为文笔峰”。《方舆纪要》卷107灵川县:千秋峰“下有峡,通大江,亦曰千秋峡。《志》云:千秋峡丛山列拥,亦名笔峡”。

  • 五里湖

    一名漆湖。又名小五湖。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十八里。湖西即太湖。《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五里湖“一名小五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