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井河
即今甘肃岷县东部闾井河。《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 闾井河 “在卫东南百四十里,源出秦州礼县之没遮拦山,流入马凉河。宋亦置闾川寨于此”。
即今甘肃岷县东部闾井河。《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 闾井河 “在卫东南百四十里,源出秦州礼县之没遮拦山,流入马凉河。宋亦置闾川寨于此”。
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北。《清一统志·怀庆府》:文侯乡“在阳武县西北二十五里。汉丞相张苍故里”。在今河南省原阳县西北。西汉丞相张苍故里。
北魏置,属凉州。治所在台城县。当在今甘肃武威地区。后废。
在今山东枣庄市北。《明一统志》卷23兖州府:车梢山“在峄县北六十里。一名三峰山。沧浪渊出此”。
又名金紫山。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隅。明洪武 《无锡县志》 卷2: 金匮山 “周回数十丈,当邑之中,邑之主山也。世传有金匮藏书于山下,为无锡之巨镇,故名”。清置金匮县以此为名。
一名龙津市。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信江北岸龙津。元于此置龙津驿,清裁。信江在余干县境亦称龙窟河,铺因以为名。
即今福建漳平市西北双洋镇。明正统十一年(1446)置东西洋巡司于此。嘉靖四十五年(1566)升为宁洋县。1983年版《漳平县地名录》:“因地处双洋溪上游两岸。溪东称东洋,溪西称西洋,总名东西洋,亦名两
在今江西樟树市附近。《舆地纪胜》 卷34临江军: 紫淦山 “在军城 (今临江镇) 之水东四十里,淦水经其下。旧有紫淦院。新淦旧治在清江镇,邑以是得名”。《清一统志·临江府》: 紫淦山 “在清江县东四十
在今河北顺平县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2完县: 林尖山 “峰巅高耸,远望皆见”。
即五里湖。在今江苏无锡市西南十八里,西通太湖。《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无锡县:五里湖“一名小五湖”。
明洪熙元年(1425)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应州城(即今山西应县)。辖左右中前后五千户所,其中前二所分守浑源州,后所守怀仁县,左右二所俱附卫。明洪熙元年(1425年)置,治今山西省应县。辖左、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