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湖
在今安徽颍上县北十二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颍上县:阳台湖“有东西二水,异源沙河,合流经阳台下,湖因以名。亦曰东西阳台湖。物产甚多, 民获其利。下流通于淮河”。
在今安徽颍上县北十二里。《方舆纪要》卷21颍州颍上县:阳台湖“有东西二水,异源沙河,合流经阳台下,湖因以名。亦曰东西阳台湖。物产甚多, 民获其利。下流通于淮河”。
一作峨岭镇。明初置,属南陵县。即今安徽南陵县南二十五里峨岭乡。明置峨岭巡司。古镇名。鹅,又作峩。在今安徽省南陵县南鹅岭下。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置巡检司于此。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
即狼汤渠。 《说文》 “” 字: “水, 受淮阳扶沟浪汤渠,东入淮。” 段注: “ 《前志》 作狼汤…… 《水经注》 作蒗渠, 《集韵》 作蒗荡渠, 皆
从今黑龙江哈尔滨市至内蒙古满洲里市。全长934.8公里。为中东铁路的一部分。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建成。自黑龙江省哈尔滨,经大庆、昂昂溪(齐齐哈尔市辖)、牙克石、海拉尔等城市,至内蒙古自治区边
明永乐二年(1404)置, 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以南地区。后废。明永乐二年(1404年)置,治今黑龙江省小兴安岭以南地区。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又作土古里、土葫芦。即今新疆呼图壁县西大丰镇。有图古里克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卷3: 图古里克河,“准语,图古里克,物之圆者,因地名以命河”。
即筰都县。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北。《汉书·西南夷传》: 元鼎六年 (前111),以 “莋都为沈黎郡”。《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莋都夷者,武帝所开,以为莋都县。”古县名。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
即蒙古车臣汗部中左前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乔巴山西,克鲁伦河北。
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资治通鉴》:唐会昌四年(844),“吐蕃论恐热之将岌藏丰赞恶恐热残忍,降于尚婢婢。恐热发兵击婢婢于鄯州,婢婢分兵为五道拒之。恐热退保东谷”。即此。
即今青海共和县驻地恰卜恰镇。清乾隆《西宁府志》 卷21西宁至藏路程: “南路白彦脑儿……五十里至恰不恰,有草无柴,青海蒙古住牧。四十里至西泥脑儿。” 民国汪公亮 《西北地理》 第二十三章: “民国八年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沙溪。清光绪《合州志》卷4:沙溪庙“距城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