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渠

阳渠

又名千金渠。原围绕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东北白马寺东)四周。传说周公所凿。东汉初王梁、张纯相继自今洛阳市西筑堰穿渠引谷水东流,经汉魏洛阳故城,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以通漕运。《水经·谷水注》:“《洛阳记》曰:千金堰,旧堰谷水,魏时更修此堰。……盖魏明帝修王张故绩也。”北魏后废。隋大业初另修通济渠以代之。


相传周公所开。本环绕汉魏洛阳城(今河南洛阳市白马寺东)四周。东汉初,王梁、张纯又自今洛阳市附近引谷、洛水东流,过汉魏洛阳城,东至今偃师市东南入雒水(今洛河),以便漕运。其后屡经修治,北魏后废,隋乃另修通济渠代之。


猜你喜欢

  • 木兰镇

    清置,属木兰县。在今黑龙江省木兰县北。《清史稿·地理志》 木兰县:“北木兰镇巡检协领驻。”(1)在黑龙江省木兰县东南部、松花江北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2.5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木兰

  • 泾南县

    唐贞观八年 (634) 析泸川县置,属泸州。治所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南。《旧唐书· 地理志》 泾南县: “在泾水之南。” 因名。后废入泸川县。古县名。唐贞观八年(634年)置,治今四川省泸州市南。属泸州。

  • 卢龙山

    ①自今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东南七老图山岭起,蜿蜒于长城内外,直至山海关北,卢龙塞道在其地。《魏书·地形志》 北平郡新昌县:“有卢龙山。”《水经·濡水注》:“濡水又东南径卢龙山。”杨守敬《水经注疏》

  • 什邡堂邛陶窑址

    在今四川邛崃市南二里南河乡什邡堂。早在南朝时,邛崃等地即设有瓷窑,烧青瓷,称为邛窑。至唐极盛。现存大小窑包十三座,各种窑具和陶瓷残片堆积如山。1936年曾被军阀乱掘盗卖,致使邛窑遗物流出国外。据198

  • 阎村遗址

    在今河南汝州市东南二十五里阎村东,黄涧河西岸台地上。南北长250米,东西宽100米。文化层厚1—3米。为仰韶文化村落遗址。出土遗物有陶缸、尖底器、罐、红陶钵、三足盆、釜形鼎、陶碗及打制石斧、石铲、骨针

  • 韶阳郡

    南朝梁置,属龙州。治所在阳寿县 (今广西象州县)。隋开皇九年 (589) 平陈后废。南朝梁置,治阳寿县(今广西象州县境内)。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象州县一带。隋开皇九年(589年)废。

  • 昌衍乡

    又作昌平乡。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五十里尼山之西。《左传》: 僖公二十九年 (前631),“介葛卢来朝,舍于昌衍之上,公在会,馈之刍米”。注: “昌衍,鲁县东南有昌平城。” 《史记·孔子世家》:

  • 界河口

    在今山西岚县西北七十里界河口镇。明属兴县,置巡司于此。

  • 黄熊山

    一名文旗山。在今福建政和县北。明嘉靖《建宁府志》 卷3 《山川》 政和县: 黄熊山 “在县治之北,县主山也。相传山尝有黄熊见,故名。堪舆家谓此山形如展旗,而无剑戟森布,非武也,特文人之旗耳,故又名曰文

  • 西南社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金吾暗沙。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南社礁。1947年改名金吾暗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