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苴咩城

阳苴咩城

又作羊苴咩城,简称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一带。唐广德二年(764)阁罗凤创筑,大历十四年(779)异牟寻迁都于此。后又称西京、中都。五代时,长和、天兴、义宁政权皆建都于此。宋时大理亦都此,又称大理城、紫城、皇都。至蒙古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率师平大理,为都历时四百八十九年。《方舆纪要》卷117引《云南纪》:“羊苴咩城在点苍山中峰下,即古楪榆城也,蛮语讹为羊苴咩,亦曰阳苴咩城,南去太和城十余里。”《滇海虞衡志》卷7:“羊于滇中为盛,故太和古城曰羊苴咩城,苴者幼也,咩者幼羊呼母之声也。”意即羔羊城。《新纂云南通志》卷68白文考:“南诏有城曰羊苴芈,意滇在战国时属楚,楚之祖鬻熊为芈姓,故谓之芈熊,名城之意,或以此欤。”向达《蛮书校注》卷5认为:苴咩城者,王城也京城之意也,苴咩前冠以阳或羊字,疑为尊称, 阳苴咩城译以汉言,或即神京也。王元辅《“阳苴咩城”小释》认为系南诏时的民族语即古白语,“咩”为太阳,“苴”为俊,意即美丽的太阳城。(《地名集刊》1984年第2期)王叔武《大理行记校注》认为系彝语,苴咩城即王城。该城西倚点苍山,东临洱海,只有南北两道城墙。方围十五里,南北两道城门遥遥相对,中间为通衢大道相连,城内有五华楼,城边有三塔寺。其外又有龙口、龙尾二城,扼苍山、洱海间,形势险固。北城墙在今大理城北面,遗址犹存。


即“羊苴咩城”。


猜你喜欢

  • 洭浦关

    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连江口镇。《水经·洭水》: 洭水 “南出洭浦关为桂水”。《元和志》 卷34浈阳县: “洭浦故关,在县西南四十五里。山谷深阻,实禁防之要地也。”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南。此地山谷深阻,历为

  • 女观山

    ①在今湖北枝城市北。《水经·江水注》:夷道县“县北有女观山,厥处高显, 回眺极目。古老传言,昔有思妇,夫官于蜀,屡衍秋期,登此山绝望,忧感而死, 山木枯悴,鞠为童枯。乡人哀之,因名此山为女观焉。葬之山

  • 照散城

    金建,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东南山城镇。《金史·太祖纪》: 收国二年 (1116) 五月,“阿徒罕破辽兵六万于照散城”。即此。即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南山城。金收国二年(1116年),乌论石准大败辽军

  • 石牌山

    又名真山、甑山、石筏山、筏梁山。在今江苏江阴市东长山乡。《寰宇记》卷92江阴军江阴县:“真山在县东二十三里。”《舆地纪胜》卷9江阴军:石筏山、石牌山,“《十道四蕃记》云:石筏山筏长六十步。始皇欲以浮海

  • 蚕室

    即今山东滕州市东三十里蚕母山。《左传》:哀公八年 (前487),“吴师克东阳而进,舍于五梧。明日,舍于蚕室”。即此。

  • 果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南充县 (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寰宇记》 卷86果州: “以郡南八里果山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南充郡,乾元元年 (758) 复为果州。辖境相当今四川南

  • 喀喇巴尔噶逊营

    简称噶逊营。清置,属安西提督。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县东南达坂城镇。乾隆三十七年 (1772) 设守备驻守。五十六年 (1791) 又有粮员驻此。

  • 托莫公旗

    和硕特南右翼后旗的俗称。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

  • 海平县

    ①西晋武帝时改军平县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先安县附近。隋废。②南朝梁置,属宁海郡。治所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东兴镇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属玉山州。贞观十二年 (796)

  • 郭盆镇

    即今山西洪洞县东郭盆村。《清一统志·平阳府一》: 郭盆镇 “在洪洞县东三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