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谷县

阳谷县

①东晋宁康初(373)改春谷县置,属宣城郡。治所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寻废。

②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属济州。治所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俗呼水没城。《寰宇记》卷13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大业初属济北郡。唐初属济州,后改属郓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移治孟店, 即今治。宣和元年(1119)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清属兖州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1)古县名。东晋孝武帝改春谷县置,治今安徽省繁昌县西北。属宣城郡。寻废。(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部,南邻河南省。属聊城市。面积 1048.5 平方千米。人口75.3万。辖11镇、5乡。县人民政府驻阳谷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东阿县置阳谷县,治今县东北。取古阳谷亭为名。属济州,后属济北郡。《太平寰宇记》:阳谷县“取县界故阳谷亭为名”。唐初属济州,后属郓州。北宋景德三年(1006年)徙治孟店(今阳谷镇),属郓州。金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清属兖州府。1914年属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省。1939年建立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属鲁西行政区运东专区。1941年后属冀鲁豫行政区第四、六、九专区。1949年属平原省聊城专区。1952年划归山东省。1958年并入寿张县,1961年复置。1964年寿张县撤销,金堤以北地区并入。1967年属聊城地区。1997年撤销聊城地区,属聊城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缓倾。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谷子、花生、棉花等,棉花生产具有悠久历史,是特产之一。阿胶是著名特产,曾是唐、宋、明、清时期的贡品。另外柳编、竹编、草编、蒲编也是本县特产,畅销国际市场。工业有纺织、机械、食品、饮料、造纸、橡胶、化工、电力、医药、电气等厂。京九铁路经过县境并设站。齐南、聊商、聊位、蒙馆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景阳岗、阿城故城遗址、张秋镇刘楼黑固堆大汶口文化遗址、张秋镇许楼红固堆大汶口文化遗址、博济桥。


猜你喜欢

  • 楠木山

    在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81城步县 “罗汉山” 条下: “又县东二十里有楠木山,多楠木。”

  • 合浦郡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治所在徐闻县(今广东徐闻县南)。辖境相当今广东新兴、开平以西南,广西容县、玉林、横县以南地区。东汉移治合浦县(今广西浦北县南旧州村)。三国吴黄武七年(228)改为珠官郡,孙

  • 金竹坪

    即今湖北宜昌县北金竹乡 (金竹坪)。明置巡司于此。

  • 山丹县

    北魏改删丹县置,属西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隋大业初复为删丹县。宋入西夏。元至元初复改为山丹县,属甘州。至元二十二年(1285)升为山丹州。明改为山丹卫。清雍正二年(1724)又改置山丹县,属甘州府。

  • 俞泉

    一名愈泉。在今湖南郴州市城内。《舆地纪胜》 卷57引 《湘中记》 云: “清冷甘美,故曰甘泉。人患疾饮之立愈。唐天宝中改为愈泉。”

  • 定胜镇

    即今湖南双峰县治永丰镇。《方舆纪要》卷80湘乡县: 定胜镇 “唐末,邵州将蒋勋据州拒刘建锋,起兵连飞山、梅山蛮寇湘潭,又遣兵屯定胜镇,以扼潭人,建锋使马殷击破之”。古镇名。在今湖南省湘乡市西。《资治通

  • 下淡水溪

    即今台湾省南投、高雄、屏东县境之高屏溪,南流入台湾海峡。《清一统志·台湾府》:下淡水溪“在凤山县东南三十里。《旧志》:自淡水社西流入海。旁多水田,利畜牧。亦名下湛溪”。在台湾省本岛南部。亦称高屏溪。因

  • 光武洞

    在今山东滕州市北。《方舆纪要》卷32邹县:“光武洞在县南六十里。地名瓦曲村,相传光武曾避兵于此。”

  • 法海寺

    在今北京市石景山区模式口翠微山南麓。《清一统志·顺天府》 载: 法海寺 “在宛平县西四十里。旧名龙泉寺,明正统四年改建”。据寺内保存的 “法海禅寺碑” 记载,该寺于明正统四年 (1439)动工兴建,正

  • 平峪县

    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置,属蓟州。治所在大王镇(今北京市平谷县)。蒙古至元二年(1268)并入渔阳县。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置,治今北京市平谷区。属蓟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