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阴平郡

阴平郡

①三国魏置,治所在阴平县(今甘肃文县西五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武都及四川平武等县地,后属蜀汉。隋开皇三年(583)废。义宁二年(618)复置,移治曲水县(今文县西)。唐武德初改为文州,天宝元年(742)复为阴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文州。

②南朝梁侨置,属定州。治所在阴平侨县(今湖北麻城市东北六十三里阴山下)。隋开皇初废。

③即龙安郡。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小溪坝镇北。《隋书·地理志》 阴平县:“宋置北阴平郡,魏置龙州。西魏改郡为阴平,又名县焉。”王仲荦《北周地理志》卷3:“按北阴平郡立于晋世,《隋志》谓宋置北阴平郡者误。西魏改郡曰龙安,当从《寰宇记》。今《隋志》、《舆地广记》云西魏改郡曰阴平者,并误。”


(1)东汉建安末曹操改广汉属国置,蜀汉建兴七年(229年)地入蜀汉,治阴平县(今文县西北)。辖境相当今甘肃省文县、迭部及四川省九寨沟、平武等县地。西晋属秦州,永嘉后郡县皆废。西魏复置,治曲水县(今文县西南)。属文州。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隋末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曾改文州为阴平郡。(2)西魏改北阴平郡置,治龙安县(今四川江油市东北)。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江油市。属益州。北周改为静龙郡。


猜你喜欢

  • 五官淀

    又名武溘淀。在今河北任丘市东北三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3任丘县:“五官淀在废阿陵县(治今任丘县东北陵城)之东,上流诸水悉汇于此。”

  • 柔服县

    辽置,为云内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古城乡白塔村古城。元至元四年 (1267) 省入云内州。古县名。辽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东北白塔。为云内州治。蒙古至元四年(1267年)废入云内州。

  • 弄松堡寨

    在今甘肃岷县东七十五里。《明一统志》卷37岷州卫“茶埠峪寨”条下:“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永宁堡、弄松堡三寨。”

  • 松岩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方舆纪要》 卷92黄岩县: 松岩在 “县西十五里。沿岩而上,凡七里始登石梯,梯数百级,俗名古仙百步街。上平广,有古松、碧潭之胜”。

  • 清远河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之梅潭河。《清一统志·潮州府》: 清远河 “在大埔县南。《通志》: 在县南一百五十里。源出福建漳州府平和县象湖山,受诸涧水,流经大产、白堠; 至湖寮汇梅子潭,注为小溪”。

  • 安塞县

    元置,属延安路。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沿河湾镇。明、清属延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2年迁治真武洞,即今安塞县。在陕西省北部、延河上游。属延安市。面积 2984 平方千米。

  • 安昌水

    又名龙安水。即今四川安县境之安昌河,为涪江支流。《方舆纪要》卷73石泉县:安昌水“在县东南。源出三面山,合诸山溪之水,东流入安县界,又经绵州西而入涪水。亦曰龙安水”。

  • 万安州

    唐龙朔二年(662)置,治所在万安县(今海南省万宁县北旧州)。开元九年(721)徙治陵水县(今海南省陵水县东北)。天宝元年(742)改名万安郡,至德二年(757)改为万全郡,乾元元年(758)复为万安

  • 耿家庄

    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西南耿家堡子。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51: “耿家庄卡路,在英峨边门内。”

  • 李家堡

    北宋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