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灵台 (臺)
又名长生殿。唐天宝六年 (747)建,为华清宫殿堂之一。在今陕西临潼县南华清池内。张祐 《集灵台》 诗: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唐末华清宫建筑皆圮废。
又名长生殿。唐天宝六年 (747)建,为华清宫殿堂之一。在今陕西临潼县南华清池内。张祐 《集灵台》 诗: “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 唐末华清宫建筑皆圮废。
北宋置,属普成县。即今四川剑阁县东南香沉镇。在山东省邹城市东南部。面积176.9平方千米。人口8.5万。镇人民政府驻香城,人口1490。传此地为邾国桃园附近一古城,桃花香飘全城而名香城。建国初为香城区
即今云南曲靖市东南及广西西北、与贵州交界之南盘江。《清一统志·曲靖府》:八达河“源出沾益州花山洞,南流经南宁县东北,为潇湘江。又南至陆凉州,汇为中埏泽,折而西为大赤江”。又《清史稿·地理志》 泗城府西
即京绥铁路张家口(今河北张家口市)至归绥(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段。1921年建成。
五代唐长兴二年(931)吴越改须江县置,属衢州。治所即今浙江江山市。以江郎山得名。南宋咸淳三年(1267)迁治今江山市西南三十六里礼贤镇,改为礼贤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徙还旧治,复名江山,属衢州
即今广东四会市北九十里威整镇。清时有把总驻防。
亦作陆陌。在今陕西乾县东十五里。《资治通鉴》:晋元康七年(297),周处“攻万年于六陌,……力战而死”。太元十九年(394),“秦主登自六陌趣废桥”。皆此。
即今与美姑河汇合处起至四川宜宾市一段金沙江。两晋至清称马湖江。《华阳国志·蜀志》 僰道县:“治马湖江会,水通越巂。”《水经·若水注》:“绳水又径越巂郡之马湖县,谓之马湖江。”唐樊绰《蛮书》卷2:泸水“
明嘉靖十六年(1537)筑,在今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西南四十里李信屯乡。《方舆纪要》卷18万全都司怀安卫:李信屯堡,“宣府咽喉也,其地两山俱尽,又与大同接境,守此不惟防遏兵冲,亦可潜消意外,因创筑城
①西汉置,为河间国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景帝封子德为河间王都此,是为献王。三国魏改为乐城县。②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三十四里高李村。东汉废。③一作乐城县。东晋宁康二年(37
即恒山。本指河北曲阳县西北恒山(今河北阜平县东北大茂山)。《尚书·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孔传:“北岳,恒山。”明以后指今山西浑源县东南恒山。《明史·地理志》 浑源州:“南有恒山, 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