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雍和宫

雍和宫

清康熙三十三年 (1694) 建,在今北京东城区雍和宫大街东侧。最初是雍亲王府,为胤祯即位前的府邸。雍正三年 (1725) 改名雍和宫。十三年(1735) 因停放胤祯灵柩,将宫内主要建筑改易黄瓦,并立雍正帝影像于永佑殿,改名神御殿,雍和宫成为清帝供祀祖先之影堂。乾隆九年 (1744) 改为喇嘛庙。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北京市东城区。原为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的雍亲王府。雍亲王继承皇位后,将其中一半改为黄教上院,另一半改为行宫。后行宫被焚毁。雍正三年(1725年)将上院改为雍和宫,乾隆九年(1744年)改建为喇嘛庙。现存建筑和布局融汉藏建筑于一体。中轴线上由南往北排列五重大殿,主要建筑有天王殿、正殿、永佑殿、法轮殿、万福阁等。建筑布局前半部疏朗开阔,后半部密集而有起伏,殿阁错落,飞檐宇脊纵横。为北京地区现存最大的喇嘛庙。佛教文物丰富。法轮殿的五百罗汉山、宫内最大建筑万福阁的白檀木雕弥勒佛站像(高26米,其中地面上18米)和照佛楼的楠木佛龛为木雕精品,被誉为雍和宫“三绝”。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雍和宫万福阁


猜你喜欢

  • 修仁水

    即今广东南雄县东南之主田水。《元丰九域志》 卷9: 始兴县有修仁水。《舆地纪胜》 卷93南雄州: 修仁水 “在城南二十里。齐范云为始兴太守至此赋诗”。古水名。源出今江西省龙南县界,西流至广东省韶关市曲

  • 牵牛山

    在今宁夏隆德县东。《周书·贺拔岳传》:“贼行台万俟道洛率众六千,退保牵牛山。岳攻之。”又《文帝纪》: 魏永熙三年 (534),讨侯莫陈悦,“ (宇文) 导至牵牛山追及悦,斩之”。

  • 延庆州

    明隆庆元年(1567)改隆庆州置,直隶京师。治所即今北京市延庆县。辖境相当今北京市延庆县地。清属宣化府。1913年改为延庆县。明隆庆元年(1567年)改隆庆府置,治今北京市延庆县。辖境相当今延庆县地。

  • 象洞寨

    即今福建武平县东南象洞。《方舆纪要》 卷98武平县: 象洞寨在 “县东南百里,其地与潮、惠接界。相传尝产象于此。宋政和中置砦。嘉熙中,改为南尉司。元废。明初复置,改为巡司”。

  • 海门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七年 (1394) 置,属潮州卫。治所即今广东潮阳市南海门镇。清改海门营,设参将驻守。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治今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南海门镇。属潮州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裁。明

  • 板桥店

    即今湖北宜城市东五十里板桥店镇。清设外委驻防。

  • 九重城

    在今云南大理市境。《清一统志·大理府》 引《府志》:“俗曰南诏城。皆南诏备吐蕃所设。一在河尾里,一在关邑里,一在太和村,一在北国,一在蟠溪里,一在塔桥,一在摩用,合羊苴咩城与史城为九。又有金刚城,在点

  • 岭南镇

    唐方镇名。唐至德元载 (756) 升岭南五府经略使置,治所在广州 (今广东广州市)。领南海等二十二郡。辖境相当今广东大部分地区。兼领桂、邕、容、安南四管之地。辖境扩大包括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及越南

  • 南广镇

    北宋政和三年 (1113) 置,属庆符县。即今四川宜宾市东长江南岸南广镇。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中部。面积74.4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广,人口 2700。以河为名。1949年为南广乡,

  • 八塔山堡

    明置,属义州卫。即今辽宁义县西南八塔子。清乾隆《钦定盛京通志》卷30:八塔堡在“(义州)城西南二十五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