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家市镇
本名雷家埠。清置雷家市镇,属衡山县。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清一统志·衡州府二》:雷家市镇 “在衡山县南十里,湘江北岸”。
本名雷家埠。清置雷家市镇,属衡山县。在今湖南衡东县东北。《清一统志·衡州府二》:雷家市镇 “在衡山县南十里,湘江北岸”。
亦作计式水、计舒河。即今新疆天山以南之塔里木河。《周书·异域传》:龟兹国“其南三百里有大水东流,号计戍水,即黄河也”。又,于阗国“城西十五里亦有大水,名达利水,与树枝俱北流,同会于计戍”。
隋唐东都宫殿,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元河南志》载:贞观殿“在含元殿北。隋炀帝造”。
明洪武十七年(1384)置,属维摩州。在今云南砚山县北维摩。
亦作龙沮县。南朝梁置,为东彭城郡治。治所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北龙苴镇。北齐废。
在今陕西长安县 (韦曲镇) 东南。唐永隆二年 (681) 于原上建香积寺。在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治韦曲镇)东南。唐永隆二年(681年)建香积寺于原上。
在今陕西咸阳市北十五里,武王陵南。《汉书·刘向传》: “文王、周公葬于毕。” 《史记·周本纪》 集解引马融曰: “毕,文王墓地名也。”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武功县置,属乾州。治所即今陕西武功县西北四十里武功镇。元复名武功县。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武功县置,治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北武功镇。属乾州。元复名武功县。
唐开耀元年 (681) 置,属果州。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九十里金风镇。北宋熙宁六年(1073) 省入南充县。南宋绍兴二十七年 (1157) 复置。宝庆三年 (1227) 属顺庆府。元至元二十年(12
一名夫彝水。在今广西资源县境,为资水上源。《清史稿·地理志》 全州:“西延水出州西,东北合众小水,入湖南新宁。”
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七十里便水市。明置驿,清改置巡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