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青山镇

青山镇

①唐置,属苍溪县。在今四川苍溪县西三十里。为西路要冲,唐贞观中最盛。

②即今安徽六安市西南青山乡。明万历 《六安州志》 卷2 《集》: 青山湾在 “南五十里”。

③即今安徽当涂县东南青山乡。《清一统志 ·太平府二》: 青山镇 “在当涂县东南三十里青山南,路滨西湖。宋旧镇也”。

④即今江西九江市东南青山。旧属星子县,明置巡司于此。


(1)古镇名。宋置,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青山南麓。滨湖。(2)今镇名。(1)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东北部。面积286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苗家窝堡,人口800。曾称黎明。镇以山取名。1959年设青山公社,1983年改乡,1992年置镇。主产玉米、甜菜。有林场、马场、砂石场和酿酒、农机等厂。平齐铁路、白齐公路经此。(2)在江苏省仪征市西南部,南濒长江,西接南京市六合区。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小河口,人口 4600。以境内的青山取名。1957年设青山矿区办事处,1983年改置青山镇。2000年青山乡并入。地处丘陵岗地。主产小麦、稻,并产棉花、油菜籽、花生、芝麻、大豆、麻类、毛竹、茶叶和果品。矿产有黄沙、石英砂。盛产雨花玛瑙石。有冶炼、电子管、电机、石粉、热工仪表、高温涂料、化工等厂。宁通、胥矿公路通此,有长江水运码头。(3)在浙江省临安市东部。为杭州市工业卫星镇。面积69.9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山,人口 8000。唐末杨行密遣李神福攻杭州,与顾全武相持,神福诈发兵还,使别将设伏青山路,擒顾全武,即此。元置桃花务。明置税课司。正德中废。民国时为青山乡,1958年属亭子公社,1960年更名青山公社,1984年复乡,1985年置镇。以境内青山得名。林业发达。产稻、竹木。是临安市重点产粮区和用材林基地。有建材、钢材、皮革、化工、纺织、印染、造纸、化肥等厂。商业颇盛。杭昱公路经此。西有青山湖,为避暑佳地。(4)在安徽省金寨县东部、西淠河北岸。面积164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山,人口 5000。因河南有山嘴壁立如削,传为崩裂而成,得名崩山嘴,以音近演为青山嘴,镇以山名。原为青山小街,响洪甸水库建成,流波䃥居民迁此。1952年设青山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八河、姜河二乡并入。产茶叶、蚕丝、竹木、板栗、猕猴桃和花岗石。是附近山区茶叶、板栗、猕猴桃等土特产集散地。有花岗石制品、制茶、皮鞋、纺织等厂。顾长、青道公路交会于此。(5)在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西部。面积36.3平方千米。人口4.5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山,人口1.8万。原名三塘岭,1954年青山煤矿矿部迁此后,改今名。1961年设青山镇,1964年并入萍乡镇,1965年复设青山镇。主产稻。有丰富优质煤和石灰石,所产无烟煤灰分较低,矿渣硅酸盐水泥质量优良。有青山等大煤矿及水泥、化工、节能灯具、平板玻璃、毛毯等厂。镇西有大城经济开发区。浙赣铁路、安源煤矿运煤专线及320国道经此。(6)在河南省罗山县西部。面积107平方千米。人口3.1万。镇人民政府驻双桥村,人口 3760。镇以原驻地青山店村得名。1961年析设青山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改镇。特产板栗、信阳毛尖茶。有银矿、萤石矿,有制砖、陶瓷等厂。公路接312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经此。(7)在湖北省崇阳县中部。面积214平方千米。人口5.4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山铺,人口 5650。因处青山岩下而名。1949年分设太平、华陂、青山等九乡,属第七区。1956年合并为华陂、雷城二乡,属华陂区。1958年设立华陂公社。1984年改置青山镇。2001年蔡墩、大泉二乡并入。地处马鞍山北支、大岩山北麓、青山河下游两岸。主产稻、小麦、甘薯等,盛产茶叶、乌柏、鲜鱼。有刺绣、帆布、砖瓦、农机、制茶等厂。建有水电站。有公路通崇阳。青山水库有码头。(8)在湖北省郧县东南部。面积121.5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青树沟,人口 1040。1948年属茶店区,1956年属柳陂区,1958年属茶店公社。1975年始设青山公社,以境内青树沟和园岭山各取一字命名。1987年设乡,1999年置镇。汉水流经东北部。主产小麦、玉米、薯类,并产茶叶、龙须草等。富大理石、石灰石等矿。有汽配加工,农机维修、粮油加工等厂。有公路西接209国道。(9)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西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山街,人口 2800。因驻地旁鹰山树木四季常青,故名。1950年设区,1958年改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置镇。产稻、甘蔗、柑橙等。特产有“荔浦芋”、夏橙、荸荠。有编织、酿酒、食品加工、农机、罐头、化工等厂。名产有竹、藤编织品。为农贸集市,以“荔浦芋”、甘蔗、荸荠为大宗。323国道经此。(10)在贵州省普安县南部、青山坝子中部。面积112.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青山村,人口 5620。清设青山汛。1932年置青山镇。1958年改红旗公社。1984年分置青山镇和金塘、新田乡,1992年合并置镇。产玉米、稻、小麦、烤烟等。有商贸、食品加工业等。普兴、普兴公路在此交会。名胜古迹有铜鼓山古文化遗址和青山清真寺。


猜你喜欢

  • 晋安县

    ①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属晋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南朝梁天监中为梁安郡治。陈天嘉五年 (564) 改为南安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南安县。②东晋安帝时置,属新巴郡。治所在今

  • 奄遏下水海

    又作昂阿下水、下水。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辽史· 天祚皇帝纪》: 保大四年(1124) 七月,“率诸军出夹山,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远、云内等州。南下武州,遇金人,战于奄遏下水,复溃”。《三

  • 三韩县

    辽置,为高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东北哈拉木头村西土城子古城。《辽史·地理志》 三韩县:“辰韩为扶余,弁韩为新罗,马韩为高丽。开泰中,圣宗伐高丽,俘三国之遗人置县”,因名。金属全州。元废。古县名。辽

  • 马西寨

    在今山西文水县西南十七里马西村。《清一统志·太原府一》:马西寨“在文水县西隐泉山上,因山设险,堰石为城,周三里,明嘉靖十九年置”。在今山西省文水县南马西。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置。寨在隐泉山上,因

  • 哈喇哈什河

    即今和田河西源喀喇哈什河。在今新疆和田市西。《清一统志·和阗》: 哈喇哈什河 “在和阗西。源出皮什雅南尼蟒依山中,北流至哈喇哈什城南,分为二,夹城而流,城西之河,西北流为皂洼勒河而止,城东之河距城二里

  • 芦苞水

    在今广东三水市西北。《方舆纪要》卷101广州府三水县:芦苞水在“县北四十里。《志》云,县北三十五里有龙坡山,一名花山,又北五里则芦苞水出焉,其水秋冬皆涸,夏始溢,北出一里合于胥江,南出南海县境,至官窑

  • 晒甲山

    在今河北迁安县东北二十里。《方舆纪要》卷17迁安县: 晒甲山 “相传李广守右北平,曾驻师于此”。

  • 洪蓝埠镇

    在今江苏溧水县西南洪蓝镇。《清一统志·江宁府二》: 洪蓝埠镇“在溧水县南十五里。亦曰洪蓝埠。其地有河道,北通秦淮,南达石湖,商贾聚集,新粮仓在焉”。

  • 黄沙岭

    ①在今山西昔阳县东八十里,与河北赞皇县交界处。《北齐书· 李密传》: “尔朱兆至广阿,高祖令密募殷、定二州兵五千人镇黄沙、井陉二道。”②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黄沙岭 “广数

  • ?眉州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 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 北宋作��眉州。 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