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泉山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青泉山在 “卫南九十里,或曰泉山也。……或云: 今复州卫城南四十里有龙泉山,即故泉山”。
在今辽宁盖州市南。《方舆纪要》 卷37盖州卫: 青泉山在 “卫南九十里,或曰泉山也。……或云: 今复州卫城南四十里有龙泉山,即故泉山”。
①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为晋安县,属晋安郡。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南朝梁天监中为梁安郡治。陈天嘉五年 (564) 改为南安郡治。隋开皇九年 (589) 改为南安县。②东晋安帝时置,属新巴郡。治所在今
即今湖北蒲圻市东北四十里官塘驿镇。清光绪 《湖北全省分图》: 蒲圻县东北有官塘驿市。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偏南四十八里杏花山下。1978年9月在此发现一枚人类牙齿化石(为右下第二前臼齿)和一批脊椎动物化石。同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发掘,又获得一批脊椎动物化石。经鉴定,距今
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的地区。《汉书·萧何传》:王卫尉曰,“关中摇足,则关西非陛下有也”。《后汉书·虞诩传》:谚语“关西出将,关东出相”。地区名。亦称关右。汉、唐时泛指函谷关或潼关以西地区。《
即今江西上饶市区信江南岸黄金山上信江书院。《清一统志·广信府》: 紫阳书院 “在上饶县城南黄金山麓。初为曲江书院。郡人为知府张国祯祠。本朝康熙五十一年,知府周錞元更名钟灵。乾隆八年,知府陈世增修葺,作
在今山东日照市境。《续汉书·郡国志》:琅邪国西海县刘昭注引《博物记》:“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今存。”《元和志》卷11莒县“汉海曲县”下称:“地有东吕乡、东吕里。”
在今贵州石阡县西百六十里。《方舆纪要》 卷122石阡府: 望乡崖 “下亦有泉,曰望乡泉”。
北宋置,属太康县。即今河南扶沟县东北四十八里崔桥乡。民国初置县佐于此。在河南省扶沟县东北部。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5.3万。镇人民政府驻崔桥,人口4800。原名徐集、九龙集,宋代崔姓在村西水上建桥,改
隋义宁元年(617)置,治所在垣县(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辖境相当今山西垣曲县及河南济源市等地。唐武德元年(618)废。隋义宁元年(617年)置,治垣县(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镇)。辖境相当
1912年改宁明州置,属广西镇南道。治所即今广西宁明县。1928年直属广西省。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属崇左市。面积 3779 平方千米。人口39.5万,78%为壮族。辖4镇、11乡。县人民政府驻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