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
即封陵。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水经·河水注》:“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
即封陵。在今山西芮城县西南风陵渡镇。《水经·河水注》:“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
北宋置,属长社县。即今河南许昌县西二十八里椹涧乡。《清一统志·许州一》: 椹涧镇 “旧传汉孝子蔡顺采椹供母处”。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东吴凤乡。吴凤原为一汉人名,任清康熙、乾隆时之通事。相传吴凤为改变当时山胞杀人头祭神的恶习,舍生取义,后人为纪念他,遂以吴凤为乡名。
即今河北冀州市西北官道李乡。民国 《冀县志》 卷8: 官道李庄 “距城四十里。有市”。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方舆纪要》卷123安庄卫:杨吉河在“卫西南十五里。下流注于白水河”。
在今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北侧。元、明、清三代的国家最高学府。始建于元大德十年(1306),明初改北平郡学,永乐二年 (1404) 复称国子监。建筑坐北朝南。大门名集贤门,二门名太学门。太学门内的辟雍为
即郏店市。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十五里郏店。
元至元十三年(1276)改石城郡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南宁县(今云南曲靖市)。《元史·地理志》 曲靖路:“居故曲靖州。”按元代误认为当地为唐代的曲州和靖州,因设曲靖路。辖境约当今云南曲靖、宣威二市及富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忠州置,治所在临江县 (今四川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忠县、丰都、石柱、垫江等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为忠州。唐天宝初改忠州置,治临江县(今重庆忠县)。辖境相当今重庆市忠
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由长汀、新泉(连城县新泉地区) 二县合置,治濯田 (今福建长汀县南濯田镇)。1932年3月裁撤。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1年由长汀县及连城县新泉地区析置。治今福建省长汀
即今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北大龙河。《方舆纪要》卷101连山县:大龙水“在县(治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太保镇旧城村)北十六里大龙山下。下流亦入于湟水”。《清一统志·连山厅》:大龙水“在厅北十六里。《旧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