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乌山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元和志》卷33飞乌县:飞乌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县以山名。《寰宇记》卷82飞乌县:“大飞乌山高二里,周回二里。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周回二里。又山在县东,重峦峻削,二山相向,如飞乌之状。”《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飞乌山“在铜山县(旧治在今广福镇)东南十五里。重峦峻峭,绝涧横流,两山相向,形如飞乌”。
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百七十里。《元和志》卷33飞乌县:飞乌山“在县西南五十五里”。县以山名。《寰宇记》卷82飞乌县:“大飞乌山高二里,周回二里。又有小飞乌山高一里,周回二里。又山在县东,重峦峻削,二山相向,如飞乌之状。”《舆地纪胜》卷154潼川府:飞乌山“在铜山县(旧治在今广福镇)东南十五里。重峦峻峭,绝涧横流,两山相向,形如飞乌”。
①西汉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水泉寺村。东汉废。东晋复置,为安定郡治。十六国时,先后为雍州及泾州治。唐至德元年(756)改名保定县。②西汉置,属交趾郡。治所在今越南南河省南定县西北红河南
①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改怀化县置,属绥建郡。治所即今广东怀集县。据明郭子章《郡县释名》广西卷:“《天文志》云,怀集以水名怀溪也。”隋属南海郡。唐武德五年(622)为威州治, 贞观初属南绥州,十三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邕州置,属岭南广西道。治所在宣化县 (今广西南宁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武鸣等县地。泰定元年(1324) 改为南宁路。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以邕州改置,治宣
即今大盈江与槟榔江合流前一段。在云南西部,为伊洛瓦底江支流。元代称大居江。《元混一方舆胜览》:大居江“出腾冲北山下,由南甸经干崖,合槟榔江入江头城,名大盈江”。明、清作大车江。
清置,属曲沃县。即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二十里高显镇。
在今陕西绥德县东。《方舆纪要》卷57绥州:凤凰岭“在州东三十里”。《清一统志·绥德州》:凤凰山“一名凤宿岭,古屯戍处”。
在今安徽和县境长江西岸。《资治通鉴》: 西晋太康元年 (280),“沈莹帅丹阳锐卒、刀楯五千,三冲晋兵,不动。莹引退,其众乱……张乔自后击之,大败吴兵于版桥”。即此。在今安徽省和县长江沿岸。西晋太康元
在今四川绵阳市西南三十里新皂乡(皂角铺)。《资治通鉴》: 唐景福元年 (892) 三月“癸亥,西川将李简邀击 (杨) 守忠于钟阳,斩获三千余人”。即此。《元丰九域志》 卷7: 巴西县有钟阳镇。
①传说中尧舜时代的行政区划制度。 《尚书·尧典》:“肇十有二州。”马融释十二州名,乃杂取《职方》、《尔雅》所载《禹贡》九州以外州名拼凑而成。②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废除司隶校尉部和十三剌史部,改
即今河南确山县南李新店乡。民国《确山县志》卷1:“清顺治三年新编乡”中,“有集曰李存店,铁路呼为李新店,有火车站,在邑正南七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