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寨山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09天河县: 高寨山在 “县西二十里。旧县治在其下,其相近者曰北陵山,麓有水泉”。
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天河镇西二十里。《方舆纪要》 卷109天河县: 高寨山在 “县西二十里。旧县治在其下,其相近者曰北陵山,麓有水泉”。
即多奉县。唐置,属羁縻琳州。治所在今广西宜州市西。都为多之讹。
①周代国名。春秋时灭于齐。故址在今山东沂南县南。《春秋》:闵公二年(前660),“齐人迁阳”。即此。西汉置阳都县。②一作唐。春秋燕邑。在今河北顺平县西北。《春秋》:昭公十二年(前530),“齐高偃帅师
在今陕西白河县西南。《清一统志·兴安府一》:白石河“源出县南一百二十里南竹山,东北流去县一里入汉。亦名大白石水。又小白石河,在县东南九十里。源出申公岭,北流入白石河”。白河县以此名。
隋大业七年 (611)置,属明阳郡。治所在今贵州凤冈县北。唐初属夷州,贞观十一年 (637)移治今凤冈县东北。永徽后废。古县名。隋大业七年(611年)置,治今贵州省凤冈县北。属明阳郡。唐贞观十一年(6
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10养利州: 养山在“州西三里。绵亘甚远,苍翠蓊蔚。州盖以此山及利水名”。
即开远门。唐长安外郭城西面偏北的一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郊大土门村。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置,属五开卫。治所在今贵州锦屏县南新化乡东。清废。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治今贵州省黎平县新化镇东。属五开卫。清废。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寰宇记》 卷161临贺县: “因县置郡,以邑内临水、贺水为县名。” 三国吴为临贺郡治。南朝宋为临庆国治。齐为临贺郡治。隋为贺州治,大业初废。十二年 (6
1913年改元江直隶州置,后属云南普洱道。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1980年改设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旧县名。1913年以元江直隶州改置,治今云南省元江哈尼族彝
明置,属路南州。在今云南路南彝族自治县东北和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