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高沙宝山

高沙宝山

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舆地纪胜》 卷32赣州: 高沙宝山 “在雩都县东北一百二十里。旧有樵者遇白兔,遂之入地,凿地尺余,银矿溢出,今废”。


猜你喜欢

  • 洪沾洲

    在今湖南常德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80龙阳县 “小江镇” 条下: 洪沾洲 “亦曰洪沾口,自巴陵至常德渡洞庭湖,此为必经之地。有洪沾哨兵巡戍”。

  • 海昌屯田都尉

    三国吴置,治所在今浙江海宁县(硖石镇) 西南四十里盐官镇南。《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出为海昌屯田都尉,并领县事。”三国吴置,治今浙江省海宁市西南盐官镇南,属吴郡。隋大业初废。

  • 合波镇

    金置,属蒲台县。在今山东滨州市南或博兴县北。

  • 武口城

    亦名武城。在今湖北黄陂县东南长江北岸沙口村。《梁书·武帝纪》: 南齐中兴元年 (501),“吴子阳等进军武口,高祖乃命军主梁天惠据渔湖城,唐修期、刘道曼屯白阳垒,夹两岸而待之”。

  • 马陵戍

    在今山西静乐县北。《魏书·孝静纪》:东魏武定元年(543),“齐献武王召夫五万于肆州北山筑城,西自马陵戍,东至土墱”。确址不详,疑在今山西省宁武县西。东魏置。武定元年(543年),丞相高欢筑长城于肆州

  • 酉阳宣抚司

    明洪武八年(1375)改酉阳州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辖境相当今四川酉阳、秀山等县地,同年属重庆卫。永乐十六年(1418)改属夔州卫。天启元年(1621)升为宣慰司。明初改酉

  • 良渚镇

    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四十八里良渚镇。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1936年首先发现于此,即名良渚文化。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中部。面积46.3平方千米。人口3.8万。镇人民政府驻良渚,人口 3000。宋

  • 伊是

    战国赵地,在今山西安泽县东南。《战国策·齐策二》:“齐、魏亦佐秦伐邯郸,齐取淄鼠,魏取伊是”,即此。汉置陭氏县。古邑名。又作伊氏。战国赵邑。在今山西省安泽县南。《战国策·齐策三》:齐、魏“佐秦伐邯郸,

  • 小桥场

    即今四川营山县东小桥镇。清同治《营山县志》卷4:小桥场在“治东四十里。通青岩铺大道”。

  • 带渡滩

    即今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之西渡滩。1935年命名带渡滩。1947年改名西渡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