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洪武中置,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北六十里岳沟。后废。
明置,属茂州。在今四川茂县东北七十里。《明史·地理志》 茂州: “东有积水关巡检司。”
清光绪十三年(1887)升卑南厅置,属台湾省。治所即今台湾省台东县。辖境相当今台湾省台东、花莲二县地。二十一年(1895)被日本侵占,改置台东厅。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以卑南厅改置,初治水尾(今台
即今安徽肥西县东南中派乡。旧属合肥。清嘉庆《合肥县志》卷3:中派河渡“在城南五十里”。为派河经流渡口,故名。
又名安济桥、大石桥。在今河北赵县南五里洨河上。隋开皇年间,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为我国现存古代大型单孔石拱桥。桥长64.4米。桥拱肩敞开,在大桥的拱肩上,各建两个小拱,桥身构思精巧,既减轻重量,又利于排
在今河北安国市东北九里。《水经·滱水注》: 滱水 “历 (安国) 县东,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南,流径解渎亭南。汉顺帝阳嘉元年,封河间孝王子淑于解渎亭为侯国。孙宏即灵帝也”。
即今湖北丹江口市南十里三官殿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均州东南有三官殿市。
即今山东昌邑县东北二十四里东冢乡。清乾隆《昌邑县志》卷2有东冢集。
明置,在今广西藤县西。《方舆纪要》卷108藤县:“安靖营在县城西。”
在今湖北宜城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9宜城县:龙潭港在“县西南里许。东通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