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响长官司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
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属贵阳府。清时废。
明洪武七年 (1374) 置,属贵州卫。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后属定番州。清以后废。
明洪武十年(1377年)置,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属贵阳府。清时废。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置,属易州。治所在今河北易县西一百里。《元和志》卷18五回县:“在五回山东麓,因名之。”次年,迁治五公城(今易县西五十里)。唐末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置,治今河
西汉置,属济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四十里临池镇东北。东汉建武中,改封侯霸子昱为於陵侯,不久复为县。南朝宋永初后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属济南郡,为都尉治所。东汉属济南国
在今浙江宁海县东。《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登台桥 “在县东七十二里。跨海港,凡二十四洞。宋发运使郑霖建,路通象山”。
在今湖南宜章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82宜章县“武水”条下:平禾水,“《志》云,平禾水出县西北戴家源,经十二渡至石门,出为瀑布,下流经冷水湾,至县东合章水”。
即喀喇沁中旗。旗府驻地大城子 (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城子镇)。
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基诺洛克。清雍正十年(1732)于此置攸乐土目。
①北宋天禧二年(1018)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西北安远乡。熙宁八年(1075)废为镇,后复为砦。《宋史·宁宗纪》: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九月,“壬子,程信及夏人攻巩州不克,信引兵趋秦州。丙辰
清置,属松潘镇。治所在杂谷厅 (今四川理县东北薛城镇)。设副将、都司、千总、把总驻守。
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山丹县。《元和志》卷40删丹县:“按焉支山,一名删丹山,故以名县。”东汉兴平二年(195)改属西郡。北魏改为山丹县。隋大业初复改为删丹县,属张掖郡。唐属甘州,后陷于吐蕃。
在今四川越西县西南。《明一统志》卷73四川行都司:小相公岭“在越巂卫城南五十里。山势高耸,石磴崎岖”。《方舆纪要》卷74越巂卫:小相公岭“自麓至顶十五里,武侯所开也。《志》云:岭四时有雪,往来骑者徙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