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山堡
明置,属镇番卫。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南六十里黑山堡村。《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黑山堡“城周一百六十丈。明万历三十三年筑,东西皆近边,置关及驿于此。本朝顺治二年改设把总,康熙十年裁”。
明置,属镇番卫。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南六十里黑山堡村。《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黑山堡“城周一百六十丈。明万历三十三年筑,东西皆近边,置关及驿于此。本朝顺治二年改设把总,康熙十年裁”。
①又名比水、泌水。即今河南西南部泌阳河及其下游唐河。源出今河南泌阳县东北,西南流经县南,又西南流经唐河县北,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又西南流经新野县东,至湖北襄樊市东北入白河。《吕氏春秋·似顺论·分职》
亦作婴子口。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85都昌县: 柴棚镇,“明初与陈友谅相持于鄱阳湖,既而明师自婴子口移泊柴湖”。即今江西省都昌县西北罂子口。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会
一名季阳则城、佳勒则宗,又作江卡尔孜。即今西藏江孜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西藏人民反击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光绪三十二年(1906)中英条约签订开为商埠。1960年设江孜县。
亦名紫溪河。即今安徽休宁县西六十里岩坑水库之渠口河。宋淳熙 《新安志》 卷4休宁县 《水源》: 南当水 “出南当山,东流百五十里,溉田三十二顷”。《明一统志》 卷16徽州府: 南当水 “在休宁县西六十
俗呼邓家冈。即今河南新蔡县东二十四里顿岗乡。《陈书·鲁悉达传》: 侯景之乱,悉达保新蔡,时兵荒饥馑,众多归之。悉达 “分给粮禀,其所济活者众,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
指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之白沙河。《水经·江水注》:“又有湔水入焉。水出绵虒道, 亦曰绵虒县之玉垒山。吕忱云:一曰半浣水也,下注江。”
三国吴赤乌五年 (242) 改禾兴县置,属吴郡。治所在今浙江嘉兴市南。隋省入吴县。唐武德七年 (624) 复置,次年又省。贞观八年 (634) 复置,属苏州。乾宁三年 (896) 移治今嘉兴市。五代初
东汉永平十四年 (71) 置,属苍梧郡。治所当在今广西平南以东、广东肇庆市以西浔江 (西江) 流域一带。西晋以后废。
金明昌六年 (1195) 改来宾县置,为宗州治。治所在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泰和六年(1206) 改为瑞安县。古县名。金明昌六年(1195年)以来宾县改名,治今辽宁省绥中县西南前卫。属宗州。泰和六年
在今江西南昌市西北。《明史· 姜日广传》: 明末,左良玉部将金声桓降清,“既而反江西,迎日广以资号召。声桓败,曰广投偰家池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