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上骑都尉

上骑都尉

勋官号。唐高祖武德七年(624)置为六转勋官,比正五品。宋朝为第七阶勋官,秩正五品。金朝置为第七阶勋官,正五品。元朝为第七阶勋官,正四品,只用于封赠。明朝为第七阶武勋,正四品,再考称职者授。


勋官名,金朝置,勋级正五品授上骑都尉。见《金史·百官一》。

猜你喜欢

  • 易州山厂

    官署名。明宣德四年(1429)始置。景泰间(1450—1456)移于平山(今属河北),又移满城县。天顺元年(1457)仍移于易州(今河北易县)。设官专理其事。初以尚书或侍郎督厂事。嘉靖后改以主事管理。

  • 司金部中

    官名。唐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改金部郎中为司金郎中,至德二载(公元757年)复旧。

  • 主酪

    杂任职名。唐置,太仆寺典牧署员额七十四人,太子仆寺厩牧署有三十人,主奶酪之事。

  • 彰愍宫

    辽朝宫帐名。景宗以太宗弟李胡侍卫及武安州户置。亦称“监母斡鲁朵”,契丹语称遗留为“监母”,宫帐为“斡鲁朵”。辖州四: 永、龙化、降圣、同;县二: 行唐、阜俗; 石烈二: 监母、南女古;瓦里七:潭马、奚

  • 小御正下大夫

    即“御正下大夫”。官名。见“御正上大夫、中大夫”。

  • 御营司

    即“御营使司”。官署名。宋建炎元年置,初总齐行在军中之政,后改为只管行在五军营寨事务;其余有关边防措置等事,归三省和枢密院。其官有使(宰相兼)、副使(执政兼)、参赞军事(侍从官兼)、提举(大将兼)。其

  • 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

    官署名。简称军头引见司。北宋初年,有军头司与引见司。太宗端拱二年(989),改称御前忠佐军头司、御前忠佐引见司。后合为一司。设勾当官五人,以内侍省都知押班及閤门通事舍人以上充任。其属有勾押官、前行、后

  • 廷尉左右监

    官名合称,即廷尉左监和廷尉右监。秦置廷尉监,汉分左、右,掌逮捕罪犯。《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秦官,掌刑辟,有正、左右监,秩皆千石。”

  • 第一不领人酋长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一不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四品。

  • 奋武郎

    散阶称号。清朝置。乾隆二十年(1755)始定,为武职中属绿营者正七品及属八旗者正、从七品之封赠。三十二年,八旗改同绿营,只封正七品。五十一年,改为武信骑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