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曹

东曹

官署名。西汉丞相府所属诸曹之一,东汉时三公府亦置。据《后汉书·百官志》,太尉所属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选举及军吏。以掾领之,秩比四百石。汉末曹操于相府亦置东、西曹,皆典选举。东曹典府外官吏。三国魏大将军、丞相 (相国),蜀丞相、大司马及吴车骑将军、骠骑将军等并置。西晋初,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皆置,位在西曹下,赵王伦为相国时增置属吏。西晋末,丞相府一度置参军主东曹事。东晋省。十六国又置,南朝宋、齐亦置。梁于诸公府置,以督护主之。


官署名,汉置。西汉时丞相府、东汉三公府皆置,以曹掾主之,掌二千石长吏的任命和调动及军吏事。《后汉书·百官一·太尉》:“掾吏属二十四人。本注曰:《汉旧注》东西曹掾比四百石,余掾比三百石……西曹主府史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及军吏。”三国时魏丞相府大将军府置;蜀丞相府、大司马府置;吴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府等置。西晋公府和开府位从公者置,西晋末年丞相府的东曹改由参军主掌。十六国和南朝宋、齐置,皆由掾主曹事。南朝梁各公府置,改由督护主曹事。

猜你喜欢

  • 科试

    明清学校制度之一。每届乡试之前,由各省学政巡迴所属举行考试。凡欲参加乡试之生员,先要通过此种考试。考试合格者,方准应本省之乡试。明清时对生员考试的方式之一。即“科考”,见该条。

  • 承事郎

    散官名号。北宋始置。前期为正八品下文散官。神宗元丰三年 (1080) 后改置为新寄禄官,正九品。取代旧寄禄官大理评事。金再置为文散官,以授正八品下文官。元朝沿置,改文官正七品,敕授。明为文官正七品,初

  • 王主

    1、指国王和公主。《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帝飨卫士于南宫,因从皇太后周行掖庭池阁,乃阅阴太后旧时器服,怆然动容,乃命留五时衣各一袭,及常所御衣合五十箧,余皆分布诸王主及子孙在京者。”又

  • 典豫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豫王府,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参见“典舆”。

  • 东西曹掾

    官名合称。汉朝公府置东曹掾、西曹掾;东曹掾掌二千石长吏的任用和调动及军吏事,西曹掾掌府史署用。东汉末州府也置。其后,三国、两晋等也置,参看“东西曹”、“东曹掾”条。

  • 判录司

    官署名。明朝掌管京师官吏薪俸、文移、勘合的机构。洪武十三年(1380)始置。设判录一人,正七品,副判二人,从七品。后改判录为司正,副判为左、右司副。十八年,罢。

  •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烹饪祭祀或膳馐的肉食。《庄子·内篇·养生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陆德明释文: “庖人,丁其名也。”《淮南子·说林训》: “进献者祝,治祭者庖。”高诱注: “庖宰也。”

  • 西京左藏库

    官署名。北宋置于西京 (今河南洛阳),职掌与左藏库略同。

  • 西京计司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掌西京道盐铁、赋税、度支等事。与上京盐铁使司、东京户部使司、中京度支使司、南京三司使司合称五京计司,总管全国财政。置计司使、副使、判官等职。官署名。辽置,掌西京财赋会计之事,属南面

  • 仁部员外

    官名。渤海国左六司仁部属官,位郎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