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王府

东王府

官署名。太平天国官爵不分,前期诸王都设置一套大体相同的王府机构,以处理国家政务。东王府设官如下:六部尚书,掌理政务,称东殿吏部尚书、东殿户部尚书、东殿礼部尚书、东殿兵部尚书、东殿刑部尚书、东殿工部尚书,各十二人,计七十二人。由于东王杨秀清担任军师,总理国政,所以东王府的六部是国家实际上的政务中心。承宣,掌发号施令,自东殿左一承宣、东殿右二承宣至东殿左二十三承宣、东殿右二十四承宣,计二十四人。仆射,主侍服食起居,自东殿左一仆射、东殿右二仆射至东殿左三十一仆射、东殿右三十二仆射,计三十二人,由童子充任。掌门,有东殿左右掌门,计二人。引赞,掌引见赞礼,自东殿左一、右二至左七、右八引赞,计八人。东殿大旗手,掌军中大旗,计一人。指使,为牌刀手的头领,称东殿左一指使、右二指使,共二人。东殿参护,即牌刀手,担任出入侍从,共一千六百人。典东舆长,正副各一,共二人。典官,掌典领各务,有典东舆八百人,典东马八十人,典东龙三百人,典东彩三百人,典东乐二百四十人,典东锣三十二人,典东炮二十四人,典东更二十人,典东牢四人,典东刑四人,典东袍二人,典东靴二人,典东厨二人,典东水二人,典东柴二人。东王府属官总计三千五百五十七人。西王早死,属官仅留参护八十人,典西舆一百人,附于东王府。

猜你喜欢

  • 左右奉御率府

    东宫警卫机构。唐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改左右内率府为左右奉御率府,其主官改称奉御率。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

  • 审判长

    官名。法院进行合议审判时,以一人为长,称审判长,通常以庭长担任,其职务为指挥法庭开闭,维持法庭秩序,讯问被告及证人,代表审判庭宣示。民国时期各级审判机关合议庭的主持人,通称为审判长。

  • 戍将

    官名。南北朝戍的属官。《魏书·张衮传》:“世宗时,(张法)除怀荒镇金城戍将。”武官名。北魏前期军镇,在诸镇之下有军有戍,戍的主官为戍将,《魏书·张衮传》记张法于“世宗时除怀荒镇金城戍将”。戍将统辖地方

  • 军学司

    官署名。①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二年(1906),以练兵处军学司之训练、教育两科归併设立。掌陆学各学堂教育及各项队伍操法。辖教育、步队、马队、炮队、工程队、辎重队、要塞炮队七科及陆军编译局。置司

  • 九命制

    北周仿《周礼》之制,官职分为九命以别高下,以命多者为贵。三公九命,太师、大将军、仪同三司、雍州牧等属之;三孤八命,四征四镇将军,都督刺史等属之;六卿七命,六卿、一万五千户以上郡守等属之;上大夫六命。万

  • 副执法官

    官名。清末新陆军职官。宣统元年(1909)置。每混成协或未成镇的独立协一人,正四品,协参领充,奏补。掌办本协军事司法及战时俘虏与占领地司法事宜。

  • 亲卫郎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从七品武阶官。(1)武职侍从官名。见“三卫郎”。(2)武阶官名。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增置,秩从七品。

  • 南马牧丞

    官名。南朝梁、陈置,掌饲宫廷用马。隶太仆卿 。

  • 主案

    吏名。元朝官署中起草案牍的人员,为吏员的助手,也是吏员来源之一。见习吏名。元置,掌管起草案牍,是吏员的助手,经一定年限可升为吏。

  • 汤药局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属内侍省,掌宫中汤药等事。官署名。辽置,属南面官中的内侍省,以都提点为长官,所属有勾当汤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