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谒者

中谒者

官名。西汉刘邦置,以灌婴任此职,随从征伐。南朝宋、十六国后赵及北魏亦置,皆用宦官充任。后赵申扁任此职时,掌机密,处理奏案,权倾内外。北魏时属中谒者仆射,随侍宫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职员令定为从五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参见“谒者”。


1、官名,西汉刘邦始置,以灌婴任此官,随军征伐,掌引见接待。

2、官名,西汉置,为大谒者之副,掌引见接待宾客等事。《汉书·魏相丙吉传》:“中谒者赵尧举春,李舜举夏,兒汤举秋,贡禹举冬,四人各职一时。”

3、官名,为中宫谒者的省称。王先谦说:“下文中宫谒者称中谒者(见《后汉书集解》)”。中谒者三人,宦者,俸四百石,掌报中章等事。《后汉书·孝安帝纪》:“二月戊戌,遣中谒者收葬京师客死无家属及棺椁朽败者,皆为设祭;其有家属,尤贫无以葬者,赐钱人五千。”又《后汉书·窦融传》:“帝愍融年衰,遣中常侍、中谒者即其卧内强进酒食。”

其后,南朝宋、十六国后赵、北魏也置。后赵申扁任此官时,掌机密、处理奏案,权势极大。

猜你喜欢

  • 东宫典书守舍人

    官名。南朝梁置,属东宫典经局,掌经籍。流外三品勋位。

  • 相助教

    伎术官名。隋置,见“相博士”。

  • 署史

    官名。清朝乐部和声署 属官。乾隆 七年(1742)设,一百四十人,皆为鼓手及乐工。分署殿廷朝会乐律及舞仪之事。

  • 御仗左右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八月、初置直斋,御仗左右武官。”长孙瑱曾以左军将军领之。见《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二一三《长孙瑱墓志》。

  • 元候

    官名。春秋时晋国置。主侦察敌情的军吏。《国语·晋语七》: “知张老之智而不诈也,使为元候。”武官名。春秋时晋国中军候奄的别称。《国语·晋语七》:“(公)知张老之智而诈也,使为元候。”参见“候奄”。

  • 营都督

    官名。三国蜀、吴皆置。统军营事务。将军不在时,代行其事务。官名,三国蜀吴皆置,掌统军营事务,将军不在时,则代行其职事。

  • 东掌客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宾部中大夫东掌客上士佐官,正二命。

  • 庶常

    见“庶吉士”。

  • 鸿胪寺左少卿

    官名。明朝鸿胪寺副长官。分左、右,各一人,从五品,佐寺卿掌朝会、宾客、吉凶礼仪之事。建文(1399—1402)时曾升为正五品,成祖即位,复旧制。

  • 堤官

    吏员名。明清时山阳县(明代属南直隶,清代属江南)有堤官一人,秩未入流,掌守护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