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二十九文散官

二十九文散官

官名合称。散官是与职事官相对说的,职事官有具体的职事,而散官则无任何职事;职事官的官名表示其所掌之职事,而散官之名,仅表示其官阶的高低。散官之制始于汉朝,其称始于隋朝。散官又分文散官和武散官,其级别的多少,有的朝代相同,有的不同。即使级别相同,其名称也不一定全都一样。唐朝的文散官名称是:从一品称开府仪同三司、正二品称特进、从二品称光禄大夫、正三品称金紫光禄大夫、从三品称银青光禄大夫、正四品上称正议大夫、正四品下称通议大夫、从四品上称太中大夫、从四品下称中大夫、正五品上称中散大夫、正五品下称朝议大夫、从五品上称朝请大夫、从五品下称朝散大夫、正六品上称朝议郎、正六品下称承议郎、从六品上称奉议郎、从六品下称通直郎、正七品上称朝请郎、正七品下称宣德郎、从七品上称朝散郎、从七品下称宣义郎、正八品上称给事郎、正八品下称征事郎、从八品上称承奉郎、从八品下称承务郎、正九品上称儒林郎、正九品下称登仕郎、从九品上称文林郎、从九品下称将仕郎。见《新唐书·百官志》。

猜你喜欢

  • 钤辖钧容直所

    官名。宋朝教坊属官,掌军乐。

  • 顺单于

    单于为匈奴国君。王莽时蔺苞、戴级到塞外,招诱单于弟咸及咸子登人塞,胁拜咸为孝单于,赐黄金千斤,锦绣甚多,遣去;将登至长安,拜为顺单于,留邸。见《汉书·王莽传》。

  • 奉恩镇国公

    爵名。清朝宗室封爵之第七等。位在固山贝子下、奉恩辅国公上。爵名,清朝置。清朝的宗室封爵分为十二级,奉恩镇国公为第五级。这十二级是: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

  • 提督会同馆

    官名。见“会同馆”。

  • 中部掾

    州吏名。《隋书·百官志中》记北齐清都郡所属在督邮之外有中部掾,似为佐助督邮巡察郡境中部诸县之掾。

  • 五营

    军事编制。明末李自成农民军置中、左、右、前、后五营,以权将军、制将军、果毅将军、威武将军等统之,凡二十二将。中营又称“标营”。标营统马步兵一百队,左、右、前、后四营共一百三十余队。每队马兵五十,孩儿兵

  • 乡遂组织

    西周春秋时期国野制下社会的主要结构。西周时在商代“族尹”和“里君”两种不同的行政管理形式的基础上,在王畿和诸侯的封国中划分国野两大区域,国指王城和诸侯的国都,但国也可包括四郊;郊外为野。上层贵族居于城

  • 军士长

    海军同等官。北洋政府设置,其军阶为少尉。副职称副军事长,军阶为准尉。轮机军士长同。

  • 兵部尚书

    官名。魏晋南北朝置五兵尚书、七兵尚书,掌军事枢务,十六国后燕、西秦、北凉所置则称兵部尚书,为尚书省兵部曹长官。西魏尚书省分十二部,改七兵为兵部,或说置尚书。西魏末、北周改置兵部中大夫,属夏官府。隋、唐

  • 翰林医官使

    ① 使职名。亦称医官使。唐末置,为以医药待诏者。②官名。五代改太医署令置,职如故。宋初属东班诸司使,主管翰林医官院,并用为医官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