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从事中郎

从事中郎

官名。东汉大将军、车骑将军属官。职参谋议、大将军府所属员二人,秩六百石。魏晋南北朝皆置。其职依时依府而异,或主吏,或分掌诸曹,或掌机密,或参谋议,地位较高。三国时三公、将军府置,员不定。魏末相国府置四人。晋制,领兵之公府设,故常带将军号,公及位从公以上加兵者置二人,赵王伦为相国,增至四人,秩比千石。东晋诸公领兵者置二人,多至四人。南朝宋公府置略同,但将军为都督而未加仪同三司者不置。官六品。齐、梁公府置,梁官自九班至八班不等。陈制同,官五、六品不等,秩六百石。北魏公府、皇子开府、庶姓开府俱置,官五品。北齐三公府置,官五品。北周丞相府置。北周末避杨忠讳,改称从事内郎。


官名,汉置,属将军,为参谋议事的散职官员,有时也领兵征战。汉末称雄的诸州也置此官。《后汉书·百官志》:“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后汉书·邓寇列传》:“骘西屯汉阳,使征西校尉任尚、从事中郎司马钧与羌战。”《后汉书·朱乐何列传·朱穆传》:“于是请暠为从事中郎,荐巴为议郎,举穆高第,为侍御史。”三国魏晋南北朝皆沿置。三国时三公府、将军府置,无固定人数。魏末相国府置。晋朝领兵的公府及位从公以上加兵的置。南朝宋齐梁陈公府置。《宋书·百官志上》:“晋元帝为镇东大将军及丞相,置从事中郎,无定员,分掌诸曹。”北魏公府及皇子、庶姓开府的均置,五品。北齐三公府置,五品。北周丞相府置,后避杨忠讳,改称从事内郎。

猜你喜欢

  • 祠部曹郎中

    官名。北齐祠部尚书所属有祠部曹,“掌医药,死丧赠赐等事”,以郎中一人为主官。见《隋书·百官志中》。

  • 膂力骁壮超绝等伦科

    科举制科之一。隋代设置,属于武类科目。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诏举。参见“制科”。

  • 赐禄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明代有此制,《明史》卷一六○记罗绮为左副都御史,“以功赐二品禄”。

  • 中射士

    官名。同“中射”或“中谢”。战国置。①宫廷侍御士官。《韩非子·十过》: “中射士谏。”于省吾新证: “吴北江先生谓射乃榭之借字是也。谢、榭金文作厨 。《虢季盘》: ‘宣爰乡。 ’《春秋

  • 各街道巡查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受天朝总巡查的指挥,职掌稽查奸宄。员额无定,官阶为职同总制。

  • ?

    官名。 战国齐、 燕等国置。 掌量器制作。 参见曹锦炎《释战国陶文中的‘��’》 (《考古》一九八四年第一期)

  • 南苑郎中

    官名。清朝内务府奉宸苑所属南苑长官。掌征南苑地赋,并治园庭事务。顺治十六年(1659)设,额定一人,正五品。初隶采捕衙门,康熙十六年(1677)改隶都虞司,二十三年始隶奉宸苑。

  • 卫生司郎中

    官名。清末民政部卫生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一人,正五品。掌司事。

  • 虞曹少卿

    官名。北魏置。《魏书·官氏志》: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77)又置司空、主客、太仓、库部、都牧、太乐、虞曹、官舆、复育少卿官。”太和十七年定为三品上,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入内内侍省

    官署名。又称后省。宋朝掌管侍奉宫廷内部生活事务的宦官机构。宋初置内中高品班院,太宗淳化五年(994)改入内内班院,后又改入内黄门班院、内侍省入内内侍班院。真宗景德三年(1006),与入内都知司、内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