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侍讲学士

侍讲学士

官名。唐玄宗时于集贤院置,以五品以上官员充任,掌质史籍疑义。宋真宗咸平二年(999),置翰林侍讲学士,多以台谏官、宫观官兼充,秩正七品。金朝沿置,一人,从三品。元朝于翰林国史院置,二人,从二品,蒙古翰林院亦置二人,集贤院置二人,从二品。位次于侍读学士,与侍读学士共掌文翰之事,以备皇帝顾问。元末朱元璋于吴元年 (1367)年置为翰林院学士之一,初正四品。洪武十八年(1385) 改从五品,二人,位亦在侍读学士下。建文(1399—1402)中改为文学博士。成祖即位后,复旧制。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备皇帝顾问。凡经筵日讲,纂修实录、玉牒、史志等,则为总裁,并参与集议政事、典礼。凡皇帝赴太学及郊祀等仪典中,位在四品京卿之上,以示尊崇。成化 (1465—1487) 以后,礼部、吏部侍郎凡出身翰林者,兼任侍讲学士。东宫官属中庶子、谕德、中充、赞善、洗马等亦多有兼任者。清朝沿明制。


官名,掌给皇帝讲授经史等书。唐宋元明清皆置。见《新唐书·百官二·集贤殿书院》、《宋史·职官二·翰林侍讲学士》、《元史·百官三·翰林兼国史院》、《明史·职官二·翰林院》、《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

猜你喜欢

  • 子族

    商代前期王室的基本军事组织。见“族军”。

  • 空黄

    官府文书名。北宋徽宗时,门下省属吏懒惰不虔,凡命令之出于门下者,皆事先将各长官官衔书于公文之上,遇事只须长官署名及填写事由,称为空黄。

  • 太子右卫率府率

    官名。即太子右卫率。

  • 守宫署令

    官名。即守宫令。

  • 司法储材馆

    司法部直属机构。北洋政府于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十月二十六日公布《司法储材馆章程》,设立司法储材馆,专事培养司法人才。设馆长一人,由司法总长聘任;其下有学长一人,秘书二人。馆内分设教务、总务、稽

  • 御酒房

    官署名。明朝内府所属机构,掌酿酒及酒糟制物。设提督太监一员,佥书无定员。宫廷祗应机构。明置,专造竹叶青等各种酒,并糟瓜茄。设提督太监一人,佥书数人。

  • 按察诸道刑狱使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非常置,临时差遣,分路判察各地冤狱。官名。辽置,属南面分司官。掌审核诸道刑狱案件。《辽史·圣宗纪》记开泰六年(公元1017年)七月曾遣刘京分路按察刑狱。

  • 行都

    在某地另建一国都,以备缓急之时皇帝及百官暂驻施政的都城称行都。南宋称临安(杭州)为行都,仍称北宋京都汴梁(开封)为国都。《宋史·黄裳传》:“不可不定行都。”宋代郑兴裔《郑忠肃奏议遗集下·与周侍郎必大书

  • 制勘司

    官署名。清末法部八司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勘定秋审实缓,宣布死刑,复核四川、河南、陕西、新疆、乌里雅苏台、科布刑事民事各案件。置郎中三人,员外郎五人,主事四人。官署名。清末置,属法部掌勘

  • 胥命

    春秋时期诸侯约盟制度。《春秋经·桓公三年》:“夏、齐侯、卫侯胥命于蒲。”杨伯峻注:“胥命者,诸侯相见,约言而不歃血”,“《荀子·大略篇》云:‘不足于行者。说过; 不足于信者,诚言。故《春秋》善胥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