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版官
官制用语。唐朝后期,藩镇自辟属官,因非经吏部铨授,故称假版官。宋初有试衔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以试大理评事为假承事郎,试秘书省正字为假承奉郎,又改太庙斋郎为假将仕郎,皆非正官,亦称假版官。徽宗政和六年 (1116) 皆去“假”字,改假将仕郎为将仕郎,原将仕郎改迪功郎,假承务郎为登仕郎,原登仕郎改修职郎,假承事郎、假承奉郎为通仕郎,原通仕郎改从政郎。
(1)唐代后期藩镇的僚属出于版授,故称假版官。参见“版授。(2)宋元丰改制时改宋初的试衔官为假版官。参见“试衔。”
官制用语。唐朝后期,藩镇自辟属官,因非经吏部铨授,故称假版官。宋初有试衔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以试大理评事为假承事郎,试秘书省正字为假承奉郎,又改太庙斋郎为假将仕郎,皆非正官,亦称假版官。徽宗政和六年 (1116) 皆去“假”字,改假将仕郎为将仕郎,原将仕郎改迪功郎,假承务郎为登仕郎,原登仕郎改修职郎,假承事郎、假承奉郎为通仕郎,原通仕郎改从政郎。
(1)唐代后期藩镇的僚属出于版授,故称假版官。参见“版授。(2)宋元丰改制时改宋初的试衔官为假版官。参见“试衔。”
官名。北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置,属侍从贴职。后定为正三品。南宋因之。官名,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元年1101年)置。显谟阁是藏书阁,内藏神宗御集。其官有学士、直学士、待制,序位在宝文阁学士、直
汉代官员任用限制之一。“王舅不宜备九卿”,见《汉书·冯奉世传》。
丙科。汉朝考取官吏分甲、乙、丙等科,唐朝讳“丙”,改“丙”为“景”。《汉书·匡衡传》:“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唐人颜师古注曰“《汉书·儒林传》岁课甲科为郎中,乙科为太子舍人,景科补文学掌故
散官名号。金始置为武散官,以授正七品上武官。元朝沿置,改武官正六品,敕授。明朝为武官正六品,升授。官名。金、元、明都设此官,武职。金朝承信校尉为武阶官正七品,元明为正六品。见《金史·百官一·武散官》。
官名。隋朝太子门下坊内直局次官,置二员,从六品。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内直丞,隶太子左春坊。
见“社长”③。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翼王府,正副各一人,官阶为职同将军。
官署名。金朝置。属漕运司。掌兵、刑、工三部案牍。设司吏管领科事。参见“漕运司”。
见“十猛将军”。
见“都大提举茶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