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假黄钺

假黄钺

黄钺即饰以黄金的钺,本用于皇帝仪仗。三国时特赐予出征重臣,以示威重,令其专主征伐。魏文帝黄初三年(222) 亲征孙权,以曹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其后相沿为成制。吴亦有此号,权位虽高,然次于假节钺。晋朝无假节钺,而以假黄钺为最高,汝南王亮、王导、桓温等重臣均加此号,所加者多为大司马、大都督、都督中外诸军事等最高军事长官。南朝宋、齐沿之。北齐亦有此制。隋朝为荣誉称号。恭帝义宁元年(617) 以李渊为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


赐号名,一般授予最高武官,受此号者,则专主征伐,或代表皇帝亲征。魏晋南北朝时皆有此称号。《三国志·魏书·曹休传》:“帝征孙权,以休为征东大将军,假黄钺,督张辽等及诸州郡二十余军。”三国吴也置。钺,大斧。黄钺,镀金的大斧。本为皇帝仪仗,赐臣以示专征伐。

猜你喜欢

  • 市买丞

    官名。南朝宋置,张奇曾兼任此职。见《宋书·颜师伯传》。

  • 天佑殿大学士

    官名。明末李自成农民军政府于崇祯十七年(1644) 正月置。以牛金星任,成为文官之首,实握宰相之权。

  • 行都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置西安行都卫指挥使司于河州(今甘肃临夏县)。翌年改称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参见“行都指挥使司”。

  • 判主客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主客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太子前卫率

    官名。西晋惠帝置,与左、右、后卫率各领一军,宿卫东宫,亦任征伐,地位颇重。东晋初废,孝武帝太元(376—396)年间复置。南朝宋废。简称“太子前率”。东宫武官名。见“太子左卫率”。

  • 王国学官令

    官名。晋始置,南朝宋齐梁陈及北魏、北齐沿置。其职掌见“王国学官长”。

  • 提牢

    官名。清朝刑部提牢厅主事之简称。详“提牢厅主事”。官名。明置,掌提点刑部牢狱,稽覈罪囚;因刑部主事任此职,故又称提牢主事。见《明史·职官一·刑部》。清沿明制,也设提牢,官署称提牢厅。见《清史稿·职官一

  • 副都承旨

    即“枢密院副都承旨”。

  • 土县丞

    官名。明清土官名号之一。文职。云南、贵州等省设有,设于县或土县内。正八品。有自己所管辖之地区,受地方长官约束。世袭,其承袭事隶吏部。详“土官”。文职土官名。清制,云南省置五人:楚雄、平彝、新平、蒙化厅

  • 典酝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典之一,属尚食局。员二人,从七品,唐改正七品。为司酝之佐。协掌酒醴酏饮之事。宋沿置,属尚书内省,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后归其职于宦官。宫中女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