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六等爵

六等爵

①三国魏始定之爵制,即王、公、侯、伯、子、男。其后,两晋南北朝皆仿此。每一等内又有级别之不同,各朝稍异。详见各条。②太平天国爵制,即后期在“”下陆续增设的义、安、福、燕、豫、侯。由义王、安王、福王、燕王、豫王及侯爵演变而来。各爵系衔均加一“天”字,又别冠一字以资区别,如“亲天义”、“成天安”、“禧天福”之类。虽系爵位,然官爵不分,并可世袭。其升迁自卑至高,即由侯至义,或以次迁升,或越级迁升。1860年以前,义、安两爵尚属崇高爵位,后因封赏过滥,官阶加多,义爵上又设“朝将”、“天将”等官,六爵地位逐渐卑下。此外,对妇女亦有六爵,惟改称女贞姜 (义)、女贞安、女贞福、女贞燕、女贞豫、女贞侯。


1、三国魏的六等爵,即王、公、侯、伯、子、男。每一等又有分级。

2、太平天国的六等爵,即在“”下增加的义、安、福、燕、豫、侯六等,各级都加一“天”字,且冠他字以示区别,如“亲天义”、“成天安”等。但官爵不分。另外,女官也有六爵,但都加“女贞”二字,称女贞姜(义)、女贞安、女贞福、女贞燕、女贞豫、女贞侯。见《天朝爵职称谓》。

猜你喜欢

  • 司鼎俎中士、下士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内饔之职,杀牲盛馔进食于王的时候,负责陈列鼎俎。北周取其意置司鼎俎中士,正二命;司鼎俎下士,正一命。属天官府膳部中大夫。

  • 任官的民族限制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元代选任官员,内外长官例由蒙古贵族充任,副职则尽先用色目人,汉人只能充任中下级官员或属吏。有关兵籍等军机重务,汉人是不得与闻的。在中央最高军事机关枢密院中,不仅汉人不得充任长官,色目

  • 法官

    官名。①战国秦置,为执掌法律条文官吏。《商君书·定分》: “遇民不修法,则问法官。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吏知其如此,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民又不敢犯法。”后用以称法司之官。②明朝道

  • 白间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右府寺诸冶东道署,掌冶事。

  • 辅臣

    官名。明朝内阁阁臣通称。原意是辅佐之臣,秦汉以后成为宰相的通称。

  • 文昌

    六部尚书别称。

  •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燕、豫二王府、国宗以及侯、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的属官,分别称为燕伺、豫伺、国伺、侯伺、相伺、检伺、指伺、将伺、总伺、监伺、军伺、师伺,主侍服食起居,相当

  • 总尉

    见“翼尉”。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总制八十人,官阶为职同师帅,掌护卫总制。

  • 校理

    官名。唐朝始置,为弘文馆、集贤殿书院之属官,亦称“校理官”。掌校刊典籍之错谬。玄宗开元七年(719)始设于弘文馆,八年,丽正修书院(集贤殿书院前身)亦置,无常员,多以他官兼。德宗贞元八年(792)罢集

  • 判大睦亲事

    官名。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由判大宗正事改名,大睦亲府长官,从一品,置一员。官名。金初设大宗正府,泰和六年改称大睦亲府,掌敦睦纠率宗属钦奉王命。其长官称判大睦亲事。见《金史·百官一·大宗正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