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副都统

副都统

官名。① 临时性军事副统帅。唐朝德宗兴元元年(784)始置,位都统之下。与都统同属临时性军事长官,掌征伐,不赐旌节,事毕即罢。宋朝置“副都统制”,简称副都统,与都统制共掌节制军马,亦非常职。辽、金亦有副都统之名。②清朝八旗组织中各旗之副长官。满洲、蒙古、汉军旗各二人,共四十八人,正二品。协助都统掌本旗户籍、田宅、教养、操练等军政事务。满名原为“梅勒额真”,天聪八年(1634)改为“梅勒章京”。顺治十七年(1660),始定汉名为副都统。又,各省驻防八旗中亦设。凡驻防地区设有将军者,则归将军兼管; 未设驻防将军者,则为驻防旗营的最高军政长官。③ 清末新陆军军阶名。光绪三十年(1904),定新陆军官佐等级,分三等九级。上等一级正都统,从一品; 二级副都统,正二品; 三级协都统,从二品。副都统秩视总兵,可任统制官,简放。宣统元年(1909)修订,军佐冠以军医、制械等字样。


武官名。(1)南宋置,为都统制司的副长官。见“都统制司”。(2)辽行军都统所有副都统,为都统的副职,属北面军官。清驻防八旗兵中,亦以副都统为都统的副职,与都统不驻在一地的,称为专城副都统,独当一面。

猜你喜欢

  • 特任

    民国时期文官任用的方式之一。特任官高于简任、荐任与委任。北洋政府规定,由大总统特令任用,如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属之。国民党政府规定, 凡国民政府以特令任命者为特任官,如各部会的长官。

  • 宣庆使

    官名。① 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封禅泰山后特置,位在宣政使之上,为内侍高级阶官。朝参位在东班前,称为班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定为正六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内侍阶

  • 典驼中士、下士

    官名。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后魏有驼牛都尉。”北周置典驼中士,正二命,典驼下士,正一命。掌驼只的驯养,属夏官府驾部中大夫。

  • 天章

    宋朝天章阁省称。

  • 文官处人事室主任

    官名。属“国民政府文官处”,见该条。

  • 马步狱

    监狱名。五代时附设于马步院。见“马步院”。

  • 王府兵曹参军事

    官名。梁始于皇弟皇子府置中兵参军事与中直兵参军事,北魏诸王府置兵曹参军事,北齐皇子王府亦置中兵参军事及中直兵参军事。隋诸王府与唐亲王府复置兵曹参军事。唐制员额一人,秩正七品上,掌武官簿书、考课、仪卫、

  • 将作少府

    官名,简称少府。秦置。有两丞,左、右中候。掌治宫室,兼及陵墓、京师建筑。入汉沿置。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更名将作大匠。官名,秦和汉初名将作少府。汉景帝中六年改称将作大匠,掌治宫室,有两丞和左右中候。

  • 解智

    西夏职官封号。授与七品官,称为文孝恭敬东南姓关上立土。下有诚珍礼劳、才益、目审等数种

  • 一等书记官

    官名。①清末外务部之职官,为出使大臣之属官。光绪二年(1876) 始设书记官,后分为一等、二等,一等从五品。三十二年定制,每使馆设一名,奏补。掌使馆文牍。②清末新陆军职官。光绪三十年 (1904) 定